返回第113章偷换概念(第2/3页)  大魏霸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采购分成百余份,有数万金至数千金不等,分开竟标!不过在竟标中可以采取由高价往低价的竟争,每举一次,可视为五万钱!当然也可以采取大幅度降价的方式,吓退对手,这是竟标策略!如果喊出的标价,无人竟争,孤喊三次,标书就会到手,货到付款。这一次诸位不必担心沿途的安全,但凡我们中华商会的商队,孤王都会派军队沿途护送,绝对保证安全!”

    “第一份标书,三万石粟米。按照现在的市价,是一千六百钱一石,一万石就是一千六百万钱,换成金子是五千四百金!”

    王成是做丝绸生意的,不过他本身也是一个土地,有一千一百倾地,家中还有存粮加上今年的新粮,十余万石,眼见与冉明交上了关系,王成觉得自己应该与冉明结一个善缘。就举牌道:“成出五千三百金!”

    必竟新鲜的事物,接受需要一个过程,众人没有敢竟价。结果让王成夺得第一份标书。以低于市高二成的价格获得第一份标书。麦子的价格在四千四百钱一石,五万石,两万两千金!”

    宋义的本身就是一个粮食商人,他知道粮食在关中的价格其实并不算太高,和粟米也差不多,略高一点,现在邺城粮价如此高的原因,其实主要是因为沿途打劫的特多,请镖师就需要耗费大量的钱财。如果除去官府的盘剥和沿途的护送费用,即使两万金,他还是可以赚不少。

    宋义举牌道:“两万金”

    同样,宋义能想到的东西,其他人也能想到,这一次竟拍要激烈多了。

    “一万九千八百金!”

    “一万九千六百金!”

    “一万八千金!”宋义仔细算了一下,一万八千金,他还能赚二成!

    突然场中又有人举牌道:“一万六千金!”

    宋义咬咬牙,恶狠狠的瞪了一眼那个和他竟争的商贾,那个商贾名叫丁暄,他们都是魏郡人,同样是生意关中做生意。丁暄是马匪出身,在江湖上有一号人物,麾下有一支马队,周围的土匪,根本不敢打他的主意。运输费一直比他们低。

    其实,丁暄和宋义不同,他临漳有一批陈粮,急于出手,而且这批粮食是他当初趁冉闵与刘显大战时,刘显败迹一显,刘显部将士气全无,有一个刘显军校尉将秘密存储在临漳县粮食卖给丁暄,听说本身是马匪,见刘显守军极少,就黑吃黑,劫掠刘显的军粮。这也是历史上为什么冉闵打败刘显以后,为什么没有得到刘显的粮食的原因。

    可以现在,丁暄感觉这批粮食有点棘手,吃他根本吃不了那么多,卖他也不敢卖给别人。冉闵下令魏国粮食禁止向外卖,抓住以后,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斩首。以通敌罪处理。

    丁暄感觉这批粮食有点烫手。现在正巧可以明正言顺的卖给冉明!既获得名,也获得义!

    宋义不敢再竟价了!

    不过,他也不傻,知道丁暄肯定想向冉明卖好。宋义最后一次举牌道:“一万五千金!”

    谁曾想丁暄根本不在乎。直接喊出了“一万四千!”

    一万四千金的价格,这个价格,他们连收粮都收不上来!更别说卖了。

    冉明看到宋义和丁暄二人竟价,兴奋得心里乐开了花。事实上冉明也是相当满意。从市场价的两万两千金,降至了一万四千金,八千金的优惠,他还可以买四万多石粟米,虽然粟米是粗粮,在这个年代,人连树皮草根都吃,何况是粗粮。

    然而让冉明最意外的事情还是出现了。丁暄居然说道:“楚王殿下,暄先小人后君子,丁某的粮,都是陈粮,质量不算太好,有一部分还发霉了。若殿下不嫌弃,五万七千石麦子,六万九千石粟米,七万石草料,暄只需要三万金!”

    冉明大致算了一下,虽然如此,丁暄的价格还是低于市价的三分之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