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05章皇帝纪元(第2/3页)  大魏霸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情,因为完全是因为西方领导着整个世界,其他的国家都不得不照搬。但是,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必须要坚持自己的传统才行。凭什么耶稣诞生的时间就是公元元年?再说那个时代中国是处于完全弱势的地位,在这个时代则完全不同了,冉明相信,他完全有能力影响世界。既然蒙古人那群蛮子都可以做到的事情,他没有理由做不到。

    虽然,众臣有些奇怪为什么冉明会打破传统坚持采取黄帝历法。但是,也没有人会在这个时候触冉明的。虽然此时冉明把权力下放内阁,大臣们拥有了绝对的行政权力,可是冉明的威望太高了,控制着全国军队。无论是在朝堂还是地方,又有谁可以超过冉明的威望呢?还有谁会不知死活的顶撞冉明呢?

    黄帝历是先秦时期的汉族历法。与夏历、殷历、周历、鲁历、颛顼历合称古六历。黄帝历是中国最早的历法,传说是黄帝命人所制。

    太史令姜岌其实也是一个反对皇帝年号的人,因为这会给人造成极大的不便,以年号纪年,往往不借助资料,你都分不清是哪一年,而且这个年号有的皇帝只有一个,有的则是好几个,让人容易混搅。当冉明提出皇帝历法,姜岌立即站出来符合道:“

    没错,使用黄帝纪元,更能够表现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

    就在这时首相王简道:“陛下,若采取皇帝历法,那么今年是何年?”

    华夏儿女自认为是炎黄子孙,尊黄帝为“人文始祖”。可自秦汉之后,人们对黄帝的历史年代就不很清楚了。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余读谍记,黄帝以来皆有年数。稽其历谱谍,终始五德之传,古文咸不同乖异。夫子之弗论次其年月,岂虚哉!”

    对于皇帝历法的考证问题在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权威之说,冉明也不可能把刘师培的“皇帝纪年论”拿出来,在冉明看来就算是刘师培也不见得是正确的。清光绪二十九年(西元1903年),刘师培在国民日报发表“黄帝纪年论”,反对年号制,同时也反对康有为等变法派主张的孔子纪年。刘师培主张把黄帝诞生的那一年作为纪元元年,光绪二十九年是黄帝四六一四年。可是,黄帝的生卒年月在文献上没有明确的记载,宋钝初主张把被认为是黄帝即位的癸亥年作为纪元元年,把西元1904年作为黄帝纪元四六零二年。以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为首革命派的杂志采用了黄帝纪元。

    史记索隐记载:“世本及律历志:黄帝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伶伦造律吕,大挠作甲子,隶首作算数;容成综此六术,而著调历。”又称:“唯黄帝及殷﹑周﹑鲁并建子为正”。而后汉书记载:“黄帝造历,元起辛卯。”

    可是这些文献记载的时间都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时间概念,从文中可以看出黄帝调历始于某年子月的朔日,其日干支为辛卯。

    民间传说黄帝出生于二月初二“龙抬头”之时。公元前4400年左右,在二月(即包含节气大寒之月)里,当太阳落山之时,东方苍龙七宿的第一宿角宿就升起在东方的地平线上,这就是民间所称的“龙抬头”。而在公元前4450年至公元前4350年的一百年间,仅有唯一的“二月初二戊子日”,即公元前4428年2月8日(癸酉年二月初二戊子日),这很可能是黄帝的出生日期。

    如果依靠民间传说,肯定不会让人信服,不过下面大臣们为此都吵开了,有的引经据典,有的是摆弄学识,整个朝堂乱成一团。首相王简的脸当时就黑成了锅底。

    “癸酉年二月初二戊子日为皇帝元年,换算成现在,则是皇帝纪元四七九五年。”冉明最后拍板道:“弘文馆负责修正各类史书的纪年。从今以后,各地官府和史料,全部按照皇帝纪年记录时间。”

    换成皇帝历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