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48章富可敌国(第2/3页)  大魏霸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时应用,实有战备意义。中国煤炭史载:“中国曹魏冰井台是贮藏煤炭最早的地方。自从冉明来到这个世界上,他就不会浪费大量财力储存冰块了,因为芒硝和水会产生汽化反应,从而可以达到化学降温的目的。

    不过,作为战略物资储备区,冰井台储存了大约三十万石粮食,十六万斤猛火油以及数百万规模的弩箭、火箭弹。由于邺城之战耗费了大量的战略物资,原本庞大的物资储备仓库,慢慢被清空了大半,剩存下来的空间,也被废物利用,就是关押冉智叛乱之案要犯的监狱。

    没有办法,涉案人员太多,多得连邺城所有的监狱填满都装了不到十分之一,剩下的人员都被移至冰井台的地下仓库里。

    冉明这一次真正的目的,就是隐藏在魏国内部的不安定因素,所以这一次抓捕和审讯工作,非常有效,大量罪责不太严重的犯人在宣判之后,就被魏国押解着发配到河西五郡以及辽东等地,而冰井台的地下仓库区,也慢慢变得空旷起来。

    然而,在地字号丙区仓库里,还有数百名犯人既没有宣判,也没有处置,而是继续关押着。这其中就有魏国赫赫有名的海船王王丁,以及河东薛强冉智叛乱中的要犯。

    在冉明回归邺城之后,冉智之乱的影

    响已经日渐平息。然而,最让冉明为难的莫过于对于薛强还有王丁两个人的处理。要说薛强,事实上已经查清,他是背着薛陶投靠冉智的。在得知薛强从贼之后,薛陶也立即对外宣布与薛强断绝父子关系,并且把薛强开革宗族。虽然名义上薛陶和薛强划清了界线,可是事实上骨肉亲情却是不易被抹杀的。

    薛陶求情求到了王猛头上,王猛和薛陶在胶东国期间也曾共事,和薛强也算认识,关系虽然算不上亲密,至少也算是熟人。在历史上王猛与薛强薛明威是关系莫逆的朋友,桓温曾问王猛“江东无卿比也,秦国定多奇士,如生辈尚有几人?吾欲与之俱南。“猛曰:“公求可与拨乱济时者,友人薛威明其人也。“温曰:“闻之久矣。“方致朝命。强闻之,自商山来谒,与猛皆署军谋祭酒。强察温有大志而无成功,乃劝猛止。俄而温败。

    其实王猛和薛强,要想的就是从龙之功,如果当时桓温表现出哪一丝想要夺晋而立的意思,王猛和薛强肯定会全力支持桓温。在得知薛强的遭遇后,王猛又怜惜其才,随向冉明劝谏“赦免薛强!”

    冉明问王猛:“薛明威何德何能,苛求赦免!”

    王猛答道:“无他,为陛下之科举制度顺行!”

    听到这话,冉明悠然而笑道:“景略莫不是危言耸听?”

    “非是如此!”王猛道:“陛下在全国首推科举取士,然而寒门人才何其渺矣,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与士族门阀子弟难以抗衡。而薛明威有才能,兵事战策、吏治内政,样样精通,堪称文全全才。在公平的情况下,以科举考试,肯可以名列前茅。而河东薛氏,是在三国时期蜀国灭亡之后从巴蜀迁移至河东的,在永嘉之乱期间,河东薛氏都是坚持“凭河自固”的政策对抗诸胡,匈奴是他们也打,羯人,鲜卑他们同样也打,可以说薛氏是代表了河东抵抗势力的旗帜,但是河东薛氏却不是士族门阀,只是地方豪强。虽然河东薛氏也曾出过几任太守,但是从来没有进入中枢方面大员,故薛氏足以代表庶族寒门。”

    王猛并不知道河东薛氏自薛强成为后秦大司徒开始,渐渐发迹。在南北朝时期河东薛氏成为五品以上官员四十七人,同期闻喜裴氏仅四十六人,而河东解县柳氏二十人。可是河东薛氏立族之本不是以诗书传家,而是以武传世,所以在历史上仅南北朝时期,河东薛氏就出了二十九员历史留名的将军。永嘉之乱,中原沦陷,河东薛氏,聚族阻河自保,不仕刘(渊)、石(虎)、苻(坚)者数十年。算是在这个时代忠义的代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