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28章最后的通牒(第2/3页)  大魏霸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考验到来了。

    随着冉智箭书在邺城的流传越来越广,邺城守军的士气和百姓的心思开始出现了变化。同族操戈与异族抗战之间究竟有所不同。若此时围在城外的是异族大军。城中军民为一股大义所激或许还能拥戴王猛誓死守城,但现在城外冉智却已经表态得很明显,我就是来找冉明一家的麻烦的,与其他人等无关!加之这段时间,邺城百姓也损失不小,很多百姓军民伤亡,而且由于大军围城,城外的补给物资进不来,王猛采取了战机补给制度,虽然并没有出现饿死人的事情,可是却邺城民众产生了极大的不便。

    原本迫于王猛大军的压迫,这些百姓的不满,也不敢发表意见。可是因为冉智箭书的原因,这个矛盾暴发了,特别是与冉明没有利益关联的普通百姓,对王猛困守邺城,冉明大军迟迟不来,他们看不到胜利的希望,等等诸多原因,这种普遍对王猛不满慢慢汇聚在一起,一股让王猛无法控制的情绪开始不断地涌动着,并从民间渗透到军队中去。

    王猛发现自己的时间非常紧迫,士气受到影响的守军如果出城作战,很可能非但不能击毁冉智的器械部队,毁掉冉智焚烧城池的猛火油,反而会有可能引起军队大规模溃逃。毕竟王猛的军队,大部分都是普通百姓,依靠城墙

    或是塞门刀车阵,他们还有勇气与冉智军拼杀,可一旦失去这些防御工事,他们还有很勇气战斗吗?

    局势的发展越来越不受王猛控制了,他现在无法动用守军反击,只能借助雄健的陌刀军,否则邺城就完了,冉智虽然改变不了大局,但是却可以造成冉明无法承受的后果。

    “启动囚牛”计划,王猛下意识的就想到这个问题,可惜在这个时候,时间上来不及。王猛也是参与制定囚牛计划的策划人之一,所以王猛也非常清楚这个计划最大的弊端,那就是时间。即使现在发动,也绝对解救不了邺城的危机。

    无奈之下,王猛只好选择三步走,首先给董太后写一信,在信里王猛与董太后推心置腹,告诉她董皇后,在这个世界现在只有她可以让冉智回心转意,哪怕冉智不肯就范,只要董太后站在城墙上,冉智就会投鼠忌器。

    因为中国是一个以仁孝为先的社会,一个人的品德哪怕再坏,但是却不能不孝。否则就会被人诟病。当然被废掉的那些暴君不算,因为他们都是疯子。冉智现在还不是皇帝,想要成为皇帝,必须被人们认可,否则他永远掌握不了国家政权,冉智能奈再大,也不可能与天下万民作战,除非他想在睡梦中被人干掉。在历史上明成祖朱棣在攻打济南时,济南被燕军大炮轰塌,山东参政司铁铉就利用了一副画像,迫使了燕军投鼠忌器。可见这个孝的问题是多么重要。当然,历史上唯一一个可以称为勤勉尽职的皇帝雍正,被人诟病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不孝,逼死了生母,留下了弑母的恶名,被文人士绅不喜。

    其次,王猛命雄健尽最大的努力,最快捷的方式,集结陌刀军发动反击。同时王猛就要利用守军将士以及有限的资源,发动一次反击,虽然不能保证攻破冉智的器械部队,也不敢保证能解决邺城之危。

    邺城原本的一万余军队,仗打到了现在满打满算还能动弹的只有四千余人了。就是这些士兵,多少还有点挂彩。集结了所有的骨干成员,王猛用无比悲痛的声音道:“想必诸位也都听到了风声,叛军向城内射了箭书,箭书声称,若邺城不降,他们将采取投石器,抛射猛火油,把邺城和所有的邺城百姓一起摧毁。”

    王猛接着道:“箭书的影响非常大,或许有不少聪明人会想,我管他谁当皇帝,反正我只是升斗小民,无论谁当皇帝,都必须缴税,大不了我投降。其实这个想法非常天真,也非常傻。我们与叛军在邺城打了十六天,早已结下了血海深仇,这个仇可以化解吗?难道你们不怕秋后算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