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41章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第2/3页)  大魏霸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卢仲密知道轻重,他的话点到既止,不再言语。

    崔方成道“卢兄此计甚妙!”

    “卢兄高见!”

    卢仲密牵头之下,华夏商盟中的会员们开始了发起银弹攻势,重点就是户部尚书陈逊。陈逊的女儿成了贵妃,他也水涨船高,从洛阳留守至洛州刺史,从洛州刺史到九卿之一的户部尚书,陈逊用了六年的时间。这种升官速度或许其他是一辈子也难以达到的。

    可是陈逊知道他的今天运气占了很大的成分。最重要的是当初与太子联姻了。只要女儿在皇宫中的地位安稳,他的仕途之路也会一帆风顺,别说一个尚书,如果女儿产下皇子,母凭子贵,说不定他还可以成为三公之一。

    只是人生不如意的事,十之。

    在陈逊仕途顺利之既,他遇到了难题。贵妃是仅次于皇后的四妃之首。

    可是陈贵妃马上就有失宠的危险了,陈逊坐不住了,正巧这时,卢仲密派人找上了陈逊,双方一拍既合。

    魏国分裂成了东西两魏,冉智没有派出兵马攻打冉明,冉明也没有攻打冉智的意思。

    似乎两魏已经和平共处了。

    只是在这种和平的下面,却暗流汹涌

    。尽管很多人都在观望着,随着冉闵身体渐渐康复,有人生气,有人欢喜,有人如释重负,也有人满怀期待。

    冉明、冉闵父子对坐,王猛、李贤、张艾,谢艾、石越、金奴、铁奴、林黑山、张平等人作陪。

    没有主次,没有尊卑,冉闵也越来越喜欢上了冉明的这种生活方式。冉明让人在厅中放了一口铜锅,也就是后世的火锅。

    当然这时还没有火锅,苏轼文集中记载“罗浮颖老取凡饮食杂烹之,名谷董羹,坐客皆曰善。诗人陆道士遂出一联句云‘投醪谷董羹锅内,掘窖盘游饭碗中’。东坡大喜,乃录之”这“谷董羹”是什么呢?或许就是火锅吧。

    冉明夹起夹起一片薄薄的羊肉片,蘸了蘸料后,放入口中慢慢咀嚼,而后饮一口白酒,闭上眼睛回味那羊肉和白酒、酱汁混合在一起的美味之后,吐出一口浊气,一脸满足之色。

    “父皇啊,儿臣想不通啊,这次为何褚蒜子能沉住气,没有发兵攻打魏国?”

    冉闵也喜好肉食,尤其是食牛肉。

    可是当了皇帝之后,魏国财政一度危机,冉闵哪里敢吃。他是皇帝,肯定要做一个好的表率。结果七八年了,都没有吃过牛肉。来到秦国上邽,卸下政务的包袱,冉闵则更加不忌惮了。

    况且他这并不是伤农,秦国的牛肉主要是来自跟吐蕃人交易的高原牦牛,这种牛毛非常长,不耐热,根本不能耕地,除了吃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不过冉闵不喜欢这种小而薄的牛肉卷,而是喜欢大块的吃肉。终于火锅里如同拳头大的牛肉块有了七八分熟,冉闵就迫不及待的大嚼起来。

    冉闵边撕咬着牛肉,边指着张平道“这事应该问平!”

    张平赶紧放下筷子,恭恭敬敬的道“回禀秦王殿下,东晋如今自顾不暇,如何有心思攻打魏国?”

    “哦!”

    冉明倒是奇怪了。

    历史上桓温三次北伐,第一次是发生在公元354年,第二次则是永和十二年既公元三五六年。

    事实上第一次北伐桓温碰上了冉明吃点小亏,第二次北伐也没有占到什么大便宜。

    因为自己的出现,历史出现了很大偏差,桓温借北伐之战树立声望的目的根本没有达到,他岂会甘心?

    冉明兴致勃勃的问道“这是什么原因?”

    张平正要比划着。

    王猛道“殿下,臣正要禀告此事,蜀中出了乱子。张祚和苻坚反目成仇,双方在开元二年七月大打出手,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