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32章对贪官绝不姑息(第2/3页)  大魏霸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装完。

    在这个时代,马车一般载重五至十石,如果是手推车则只能装载三五石,这些钱足够装载数百车。

    至于粮食郑申府上倒是不多,只有几百石,金银各数千。

    冉明道:“只给他们留下一幢草房,其他的全部推倒。”

    “殿下,这样会不会太过了。”

    李业担忧的道。他是陇西人,知道陇西李氏的能量。

    而荥阳郑氏是和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太原王氏齐名的七宗五姓超级士族。

    这七宗五姓都是起于汉朝,盛于晋,乃至隋唐不绝。

    “孤就是让他们也偿偿无家可归的滋味!”冉明道。

    事实上冉明仍有自己底气,杀一个郑申肯定会得罪郑氏,但是不会碰及郑氏的底线。长期以来,君主和士族豪门就是一个斗法的过程。

    隋朝先废除九品官人法,然后提出科举制度,这是碰触了士族的底线,一起用力,推翻了隋朝,所以才有了唐朝。

    事实上,冉明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

    那就是科举制度到底合不合适。

    如果真以为科举制度是万金油,那绝对是错上加错了。宋朝大力推举

    科举,重用士大夫,可惜,这种依靠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官员都是什么样子,后世就有一个直观的感觉。

    像宋朝的有名的大臣唐宋时期的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还有一个可以排进中华名人榜的司马光,冉明可以说熟读了资治通鉴,但是作为一个文采飞扬,才气无双的司马光,你看他执政以来选择的是什么路线?

    一味卑微求和,为了息事宁人,一退再退,而西夏当时却毫无感激。

    司马光差一点将绥兰二州全部还给西夏了,大家纷纷反对,包括他的老朋友老战友范纯仁都竭力反对。

    就这样还是归还了浮图、安疆、葭芦、定远四堡寨,安疆堡就是疆砟堡。再看看地图,那一堡寨不是门户?

    至于欧阳修也是一个极品,他是北宋青天包拯的接任者,知开封府尹。

    也就是相对于后世北京的市高官。

    这样的高官,欧阳修直接来一个无为而治。除了文章,司马光和欧阳修几乎没有政治上的建树,而且所有的政策,几乎都是累国累民之政。

    实行科举不过是为了减少士族门阀对权利的控制,冉明也发现除了王猛之外,他培养的那些寒门学子,在政务处理上非常不足。

    特别是那些穷怕了寒门士子,都非常贪婪。还有后世的那些大v公知们,其实和士大夫一样,都是一群只会玩嘴皮子的人,指望他们做事或是依靠他们的意见做事,肯定下场会很惨。

    科举制度,冉明没有一下子推举出来,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冉明看到了科举制度的局限性。

    在冉明后世的华青集团里,只要是名牌高校毕业生通常都非常傲气,但是手里却没有真实能力。

    对于那些眼高手底的学霸,冉明在内心里其实是不喜的。

    科举制度千百年来的事实证明,科举应试教育本身就是一个误区。

    像王猛那样的人,太少了简直就是凤毛麟角。

    不过,因为魏国这个时候政治还算清明,他们倒不敢过份。

    对于贪官的处理上,冉明和冉闵的态度的政策都是一样的,贪污可以,但是得做事。冉闵不会像洪武大帝那样贪污六十两(按购买力就是一百多石米粮,相当于现在的四五千块人民币)就剥皮充草。

    但是像郑申这样,既贪污又不做事的官员,冉明就不会姑息了。别说出身是郑氏,就算他是内黄冉氏一族,冉明也不会放过他。

    如果因为郑申事情,郑氏想要反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