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2章韬光养晦(三更求订阅)(第2/3页)  大魏霸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和后世的运输煤炭的车厢差不多,每节车厢三丈来长,据说可以装三百套明光铠甲,或者两百柄陌刀。只装五吨货,相比之下,还没有一节车厢的自重重,这种窄轨道,完全可以满足承重需要!

    冉明并没有看到车厢下去,却意外的发现,轨道上出现一根蹦紧钢锁,不解问道“这是何物,有何作用?”

    魏猛解释道:“刚刚做出轨道滑车时,下山时速度太快,容易发生侧翻,而且空车厢想从山下拉上来颇为不易,后来吾的一个徒弟儿就想了一个办法,把轨道建成环山的双行轨道,在重车下山时,用钢锁把山下的空车拉住,重车减速下山,不会发生危险,而且还可以把空车毫不费力的拉上山来!”

    冉明一听这话,心中猛然一乐,古代人还真够聪明,这样就能想起利用势能。

    冉明不用看也知道,他们肯定是把轨道依照山势,建筑成“u”形。

    果然,冉明顺着钢轨一看,这段轨道就是一个“u”形,仓库的位置,正巧位于“u”形底部。

    在兵工厂,冉明也没有多作停留,就是粗略的观看了一番,就离开了历城。

    向青州治所广固城行去!

    走在去广固城的路上,冉明和王芷、刘嫝、李氏好不快活。

    冉明既没有管政务,也没有对将来的胶东国施政提出什么意见。

    王猛看到冉明变成这个样子,很是愤怒!忍无可忍,王猛终于踏上了冉明的专车。王猛向冉明拱了拱手,还没有说话。

    冉明就道:“真是稀客,先生怎么有空闲孤的车驾一聚?”

    “殿下,难道就是因为眼前的这一点挫折,就是因为将要去建康为使,而斗志全无,忘却了胸中的大志?”

    一看二人如此剑拔弩张,李氏悄悄向刘嫝、王芷使了一个眼色,二人会意。让荆展停车,她们三人,连同两个书僮,也离开了马车。

    “殿下应该不是束手待毙,俯首认命之人吧?”王猛笑道:“殿下难道不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冉明道:“孤尚且年少,用一句不客气的话说,乳臭未干,何德何能,问鼎天下。此时,孤算是天时失尽。孤非父皇的嫡长子,长面还有一个兄长,难继太子之位。已失地利。孤欲兴商重用寒士,以平衡权力日渐强大的士族,被天下士族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整个天下,所有士族,皆以为孤所用,亦人和。既无天时、地利、人和,孤能奈何?”

    王猛顿首黯然。

    冉明说得不错,如果冉明不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如果他年长十岁,就凭借他在军事上反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段,赵失其鹿,天下共逐,冉明未尝没有问鼎天下的机会。

    不过,作为冉闵的次子,大魏的胶东王,冉明越是能干,太子越是寝食难安,二人矛盾难免激发出来。

    虽然像冉明所说的那样,他失去了天时地利人和,但是王猛并不死心。冉明重商兴农,以奇术惠及天下万已,重用寒士,用人不拘一格,不论出身,用人唯才,这和他的抱负不谋而和。

    因为出身的关系,在这个时代,王猛难有出头之日。

    王猛也想过出仕辅佐司马氏的东晋,照他的能力,如果晋室掌握的资源和人脉,为他所用。不出数年,王猛可以有能力让晋军收复北地,统一天下。

    可是晋朝的权力都被王谢顾陆贺周六大家族把持着,他一介寒门弟子,根本不会被晋朝的士族子弟接纳。

    当然,王猛主了投靠晋朝,还有其他选择,比如投靠秦朝、可氐秦根本就不看重汉人,就是关中汉人士族也仅得末流小官,朝政都掌握在氐人权贵手中。

    凉国、燕国、代国情况都差不多,除了冉明,就算是冉闵也难以像冉明这样,对王猛无偿信任。

    王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