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3章内斗内行(第十二更求订阅为盟主桐棠加更二)(第2/3页)  大魏霸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进入大殿以后,四位大臣却没有人说话,气氛有点诡异。

    司马聃必竟年轻,没有什么城府,他忍不住的道:“不知众位大臣有何要事?”

    殷浩咳嗽一声,道:“陛下,镇西将军张遇反了张遇派其部将上官恩、乐弘攻打仓垣督护戴施。”

    张遇本来是后赵将领,因为苻健强占了他的小妈韩氏。

    这样以来,他就与苻健结下了不解之仇。张遇只得跟从冉闵反赵。后来,眼见秦军东征,谢仁祖谢尚不战而逃。让张遇报仇无望,气得他只得再次降魏!张遇降魏之后,张遇选择当魏国杞县公。心腹上官恩也被冉闵封了一个涡阳候!

    至于张遇攻打戴施,纯粹是自找的。

    乐弘见冉闵不费吹灰之力就解决了东平郡、赵赵之敌。而王猛则更毒。他紧紧抓住燕国民族问题,燕国是以慕容部为主体,其他部落为附庸。民族之间的关系矛盾重重。王猛就利用慕容部与其他部落之间的矛盾,离间燕国。

    有矛盾的给他们无限扩大,没有矛盾的则制造矛盾,分化燕国。这样以来燕国实力大幅度受损。主要还是因为燕国扩张太快,没有统治底蕴。更何况最擅长处理民族关系的皇甫真、慕容恪此时手中都没有掌权。

    这样以来,就让王猛以最简单的方式像剥肉一样,将燕国的其他附庸民族从燕国整体上剥离开来。

    燕国实力大损,魏国则实力大幅度增强!

    更险恶的王猛采取了同样竟争的机制。按照各个民族投靠的时间不同,把魏国的民族分成汉籍、归化籍、夷化籍三个级别。汉籍不用解释,就是汉族人。在魏国这个民族权力最高,待遇最好。其次是归化籍。就是自动投降的部落。这样级别的民族在福利、待遇上面比汉族稍差。

    但是也有当官为将的权力。至于夷化籍则不同了,这种统统归为被军事上打败的民族。他们就是奴隶。要么青壮全部被打乱分编,成为青州各屯田区的奴工、矿山的矿工,各大工坊里的奴工!由于人员被打乱编制,没有形成统一的力量,也不怕他们反。

    剩下的老弱没有反抗能力,只能被其他部落欺压。

    这样以来,魏国从燕国那里得到大量的免费劳动力。而他们归化籍的部落,因为在魏国得到的好处远比在燕国多,所以自然是越来越多的部落向魏国投降。

    至于军事上,王猛依靠他们全部都是骑兵的优势,采取草原骑兵游击战。再配合冉明发明的平面拒马和陷马坑,打得慕容评是一点也没有脾气。

    此时燕国因为冉明消灭其十四万精锐,冉闵利用燕国对赵郡李氏毫无保留的信任,用计吃掉燕军五万人马。

    而慕容评的十万精锐被王猛拖得死死的,追得越猛,损失越重,最后不得不采取避而不战的策略,退守的坚固的城池里。这样以来,王猛虽然没有办法攻克燕军防守的城池,不过却让燕军主力拖死,让他们无法支援并州战场!

    还有代国一看燕国偃旗息鼓了,他们也不得独力招惹冉闵!

    这样以来,魏国在北线的局面大好,王猛全面收复冀州清河、河润等郡。而冉闵则占领并州大半领地。

    乐弘以前曾是魏国的平南将军,跟着吕扩反叛魏国。现在看到冉闵势如破竹。心里很是紧张,他与上官恩两个一合计就鼓动张遇集中兵力攻打戴施。

    驻守仓垣的晋军戴施其实就是一个酒囊饭袋。张遇所部能称得上是精锐的也不过三千余步卒,其他六千多都是辅兵。结果戴施三万人马硬打不过张遇的一万人马。经过三天的激战,戴施从仓垣一下子退到了谯城。仓垣在开封的陈留东南四十里,而谯城以北,两地差不多直线距离三百余里。

    这个晋朝的东路大都督一下子丢地三百里。这下中军将军殷浩坐不住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