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三十二章 父子相见(第1/3页)  明末锦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额哲在鼓舞士气的时候,明朝皇帝朱宏三正在高台上观察这些蒙古人。

    刚才朱宏三将蒙古信使鼻子割了,这可是奇耻大辱,朱宏三也害怕这帮蒙古人来报仇,所以马上下令全军戒备。

    当然朱宏三割蒙古人鼻子并不是意气用事,只是这次北巡是明朝从土木堡之变后二百多年第一次进入蒙古草原,按照朱宏三的强盗逻辑进你家了要先立威,不将你家砸个稀巴烂怎能让你们知道我大明王朝是不好惹的。

    所以朱宏三早就想找个大一点的部落屠掉,可是进入草原都已经快一个月了,上百人的部落倒是碰到不少,但是上万人的大部落那是一个都没有,所以朱宏三的立威计划一直没得到实施。

    这次好容易碰到两万多人的骑兵,朱宏三就打算用这帮蒙古人的人头来传播大明天军的威名。

    朱宏三从望远镜中看到那些蒙古人抽出马刀高声呼喊,转过身来问通译“那帮鞑子喊什么?”

    通译侧耳听了听道“陛下,他们报仇!”

    报仇?难道是要报割鼻子的仇?朱宏三骂道“这帮蒙古蛮子实在不讲理,不就是割个鼻子吗,至于这么大仇吗?”朱宏三完就命令韩三强做好战斗准备。

    那知道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出了朱宏三的意料,那些蒙古人喊完就没了动静,也没进行冲锋前的准备,只是分出一只骑兵,人数也就一百人,护卫着中间一个身穿羊皮大氅的人来到明军大营前。

    来到距离明军大营五百米远蒙古人不在前进了,在走就进入火枪的射程了。不过蒙古人不知道明军新式火炮的厉害,明军的八磅野战炮射程高达三里,蒙古人在五百米外正是实心弹的有效射程。不过朱宏三也想看看这帮蒙古人什么,所以命令明军先不要开炮。

    那一百个蒙古士兵在大营前面成一排,张开嘴大声呼喊,朱宏三不知道他们的什么,对身边的通译问道“外面那帮鞑子喊什么?”

    那个通译是礼部理藩院的蒙古通事,以前总跑口外,所以对口外的蒙古人很熟悉,各个部落的语言都能上几句。

    那个通译听了听然后翻译道“陛下,大营外来的是蒙古察哈尔大汗额哲,想请陛下您见面话!”

    朱宏三不学无术,那里知道察哈尔是什么东西,不免问道“刚才那个没鼻子的家伙不是图什么汗吗?怎么又换察哈尔大汗了?”

    那通译也不敢耻笑皇帝,只好耐心的解释道“陛下,是呼图克图汗,也就是林丹汗的封号,林丹汗正是察哈尔大汗,也就是察哈尔部的首领!”蒙古各部落的关系繁杂,如果认真解释能上一个时辰,所以那个通译感觉还是这么解释省劲。

    其实呼图克图汗和察哈尔汗还是有些区别的,呼图克图汗整个蒙古人的汗,但是察哈尔大汗只是察哈尔部落的汗,呼图克图汗相当于周天子,察哈尔大汗相当于底下的诸侯王。

    不过土鳖朱宏三那里知道这个复杂的关系,听那通译解完毕后骂道“你娘的,蒙古人不读书非要搞得这么复杂干什么?不读书还偏要让人感觉学问挺大,真是虚伪!”

    朱宏三不读书大家都知道,现在听一个文盲讽刺另一个文盲不读书,大家都感到十分好笑,只是当着皇帝的面那个敢表现出来?

    朱宏三骂完后对通译“你告诉他们,老子的身份贵重,那里是能抛头露面的,让那个什么狗屁大汗进来话!”

    明军这边没人懂得蒙语,没办法找大嗓门一起喊,那个通译只能自己扯着嗓子高喊。

    大营外的额哲好半天终于听懂明军那边的意思,明朝皇帝让自己去见他,这可不好办。都知道那个明朝皇帝诡计多端,如果自己进去了不是送货上门吗?

    额哲想了半天命士兵喊道“你们汉人不讲信义,刚才割了我们使者的鼻子,所以我们不相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