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六章 感恩复读(第1/2页)  逐梦芳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方晓琳提前吃好了,说想去给儿子买点东西带回去,以此为由先离开了,叮嘱着杨志飞吃完饭后打电话给她,她过来接。

    这几个老同学聚在一起,聊得火热,方晓琳半句话都插不上。安静地处在这么热闹的氛围里,方晓琳觉得自己在场多余,有些不自在。刚刚还说到高中时代的恋爱史,那些老黄历他们当事人说着倍有意思,自己对那些过往不能在意,也不感兴趣。倒不如先撤,这烟雾缭绕,酒气熏天的,不如出去逛逛,没准真能给儿子淘件礼物呢。

    在小强一番高谈阔论后,徐永章也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徐永章认为复读生队伍如此庞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当前城市和农村的教育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复读的孩子多数来自于农村,相比农村而言,城市的孩子选择复读的要少得多。

    农村留守儿童多,现在农村90后的孩子,他们的父母绝大部分都外出打工。这一代孩子严重缺失家庭教育,加上农村教育条件相对比较薄弱,很多孩子在高中三年里很难取得好成绩,导致第一年高考不理想,这些孩子不是不能读书,不是笨,复读一年,成绩将会取得很大进步,将拥有完全不同的人生格局。

    义务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不理想,也是导致农村有更多的孩子复读的原因之一。进入高中的农村孩子和城市的孩子,学习基础完全不一样,他们在录取高中时不是竞争对手,因为高中是以县为单位划片录取的;但他们高考时,是竞争对手,农村孩子哪能比得过城市的孩子,因此农村高中生落榜的比率会更大,城市孩子三年能学好的课程,农村孩子要花四年乃至五年才能学好。

    还有一点就是小强讲的职业教育的原因,城市职业教育很发达,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很到位,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在中考后就选择了职业学校,进入高中的都是成绩较为好的学生。

    而在农村,职业教育落后,地方政府推行力度不大,家长也认识不够,都不愿意让孩子去读职校。家长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去读高中,读不了公立高中就读民办高中。即使上了职校,农村的职校为了迎合家长的要求,根本不进行职业教育,而开普高课程。那些初中就学得很不好的孩子,去读高中课程,其结果可想而知。每个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大学梦,那么,只有选择复读。俗话说:久读无蛮子。多读一年甚至两年三年,总会考上的。

    听了徐永章讲完后,许美静忍不住发话了,“我感觉你和小强的话里怎么有一种贬低复读的意思,我认为:复读是一次很好的改变命运的机会,多少孩子,通过复读,实现了心中的大学梦,考上了理想中的大学。北大、清华里,也有不少是通过复读考上的。就说我、永章、小强、刘祥四个人吧,如果不复读,能有今天这个样子吗?我们得感恩复读,我们得高歌复读。”

    “没复读,说不定比这更好。你看志飞,没复读,现在是大老板,企业家。”小强吃了口菜接上许美静的话。

    杨志飞尴尬地笑了笑,“我纠正一下小强的话,我不是没复读,我是复读了两年都没考上。”

    “你这社会大学读得比谁都好!”刘祥陪杨志飞喝了一杯,及时轻松一下气氛。

    “小强你又有些极端了,志飞是个案,并不代表普遍的发展规律,还是要认可知识的力量,要相信知识改变命运是真理。”徐永章总爱纠正小强的观点。

    杨志飞站了起来,双手举杯,“永章说的极是呀,知识改变命运!我杨志飞如果没有你们这帮读了大学的老同学,我走不到今天这个样子,更不敢投资建校了。今后呀,还需要你们大力支持。来,我敬你们一杯,我干了,你们随意。”

    “你干什么干,你酒杯里都没有酒了。”还是小强的眼尖。

    杨志飞细看了一下酒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