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章 征地拆迁(第1/2页)  逐梦芳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十月二十日,广福市副市长虞跃华以市政府的名义,向各相关单位下发文件通知,要求各单位在十月三十一号之前,向市政府汇报筹建学校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各单位要团结协作,确保明年八月份新建学校会顺利招生。

    渔洋镇政府方镇长在9月初就召开了征地拆迁专题会议,就选址以及征地面积与广州绿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和渔洋中学进行沟通。

    在初步确定征收一千二百亩土地的基础上,渔洋中学的要求是新学校尽量与渔洋中学距离近一些,这样可以更好地方便渔洋中学的老师来往两校之间。有的老师既要带应届班又要带复读班,如果两校距离太远,将会对老师造成很大的不便,甚至会严重影响教学秩序。

    杨志飞的要求是尽量避开居民区,减少拆迁的成本,在创建广州绿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时候,杨志飞尝过征地拆迁的苦头,碰上难缠的钉子户,那可就有大麻烦了。

    就地理位置而言,渔洋中学东西南三面都不行,东面是一条国道,国道往南通往广福市,往北通往省城宁汇市;西边前几年已经开发成了商业区;南面是学校的正大门,门前是一条省级公路。

    学校北面是大面积的山林,以及部分田地和少数的人家,如果按照就近原则,北面是唯一可选的地方。

    但若选在北面,会涉及到二十多户人家的拆迁以及这个小村庄祖坟山的迁坟工作,这可能会带来很大的阻力。

    如果不选择北面这片山林,合适的地方是往渔洋中学西面方向三公里处,那里是大片的田地和一小片山林,只涉及到两三户人家的拆迁。渔洋中学倾向建在学校的北面,也就是学校的正后方,主张在两校之间规划一条马路,新建学校大门朝南,渔洋中学在北面开一个后门,两门正对,那样俨然是一个学校了。

    杨志飞倾向于建在远一些的地方,这样可以节省一些拆迁的成本。但远了的确不方便老师来往于两校之间,所以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选址确定在渔洋中学的北面,也就是渔洋中学的正后方。

    征地工作很是复杂,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程序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拟订征用土地方案

    2.审查报批

    3.方案公告

    4.征地补偿登记

    5.制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6.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并组织实施

    方镇长做事是很有条理性的,能预见征地拆迁工作的难处,所以早早地把选址确定下来,随后严格按照程序一一落实。

    目前前三个步骤已经完成,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复文件也已经下来了,第四步也有几户人家完成了征地补偿登录。

    征收用地共涉及到三个村民小组,截止10月20日,涉及到山林与田地的征收,除少数人家没同意,跟其他所有村民都已就征收土地补偿标准、附着物以及青苗的补偿达成协议。

    树木的砍伐工作已经接近尾声,月底可以进行场地平整了,大部分迁坟也顺利得到解决,但仍有少数人家还未完成。

    最难的拆迁工作在刘屋组,这里二十多户人家恰恰处于场地的中心位置,入户谈判工作进展十分缓慢,以致后面的工作难以开展。

    10月23日,方镇长又召开了渔洋镇政府、渔洋中学、绿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三方联系会,会上方镇长详细介绍了征地拆迁工作的进展以及碰到的阻力。

    渔洋中学的代表是叶丽霞,郑祥校长已安排叶丽霞不再管理本部事务,专职作为渔洋中学的监督方参与新建学校的建设工作,从一开始就介入新建学校的管理。

    十多天前,杨志飞已经为叶丽霞在公司租赁的房屋里安排了办公桌椅,叶丽霞每天到那里上班,负责协调相关事务和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