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章不一样的上课方式!(第1/2页)  举头三尺有神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光芒散去,眼前的场景已然不再是先前的教室。

    众人惊讶地发现,此刻的自己,竟是置身于一片草地之上,身边是一排排的柳树。而在大家面前不远处,则是流淌着一条清澈的河流。夕阳的余晖投射在河面上,反射出点点金光,煞是好看。

    与此同时,张鸿儒的声音也在众人的耳边适时响起:“abrid,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康桥,它并不是指某座特地的桥梁,而是英国的一座城市,现在我们一般将其译为剑桥。值得一提的是,‘a’的发音原本应该与‘康’更接近,但最先负责音译工作的那位工作人员或许是出自闽粤之地,受其当地方言的影响,因而才会将‘a’翻译成‘剑’。”

    “剑桥这个地方,整座城市都是大学,一共有三十一所学院,可以说学术氛围非常之浓厚。剑桥大学之所以能够成为享誉全球的大学,跟此地的学术氛围是分不开的。”

    “现在大家眼前看到的这条河流名为a,也就是康河,当然也可以称其为剑河。这条河贯穿了整座城市,如果你们在这里住上一日,你们就会发现,经常有长方形的木船慢悠悠地从河上驶过。”

    “《再别康桥》的作者徐志摩先生,早年曾在剑桥大学研习过一段时间。对他而言,剑桥不仅仅是他学习过的地方,更是他人生的一个巨大的转折点。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再别康桥》,便是他在某次离开剑桥之后,心有所感,从而写下的诗篇。”

    正当张鸿儒说到这里的时候,岸边忽然有人问道:“张老师,您这是在哪儿呢?”

    其他人这才发现,从刚才到现在,他们只是单单听到张鸿儒的声音而已,他本人却并不在这里。

    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难不成张鸿儒老师在副本里只负责旁白工作吗?

    所有人的脑海中都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了这样的古怪念头。

    而张鸿儒的回应来得很快:“我在这里。”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叶扁舟正顺流而下,而张鸿儒就站在船头,负手而立,微微昂首,微风吹拂过他的白衫,衣角轻扬。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张鸿儒开口轻吟,声音干净透彻,恍惚间甚至还有种缥缈的感觉。不仅如此,他的语气中还带着一抹惆怅,一抹留恋,让所有听到这句诗的人,心头都不由得微微一颤。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边的云彩。”

    他抬起手,伸向天边被夕阳染红的云彩,眼中似含着万千不舍。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岸边,所有的同学都被张鸿儒的朗诵惊得说不出话来。他们何曾想过,居然会有这样的授课方式。

    这哪是上课啊,这根本根本就是在诵读情诗嘛!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当最后一句诗的尾音缓缓落下之时,张鸿儒所乘的船正好停在了众人的面前。而张鸿儒却没有急着下船,而是就这么静静地看着他的学生们,脸上带着尚未收拾干净的不舍。

    也不知他究竟是在舍不得这康桥,还是在舍不得他的这群学生们。

    但是他的这份情绪没能保持太久,因为当他诵读完毕之后,大家接二连三地从诗句的意境中醒来,然后情不自禁地为张鸿儒鼓掌呐喊起来。

    “张老师您念得真好听!”

    “张老师,您可以再来一遍吗!”

    “张老师您这船能借我们用一会儿吗?我也想试试!”

    大家七嘴八舌地就吵嚷开了,每个人的眼中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