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招商引资推介会时,我在台上介绍我们县的情况,中国驻德国大使馆一等秘喻颜跟我客串翻译,站在我旁边的一张照片。
照片倒没有什么,就是我直愣愣望着喻颜。仔细看照片,我的目光里,似乎有一种仰慕,一种深情,一种感激,一种欣赏,一种钦佩。这无疑是新华社省分社记者高迎春用手机拍照后,通过微信发给应老师的。
我突然想起来了,这就是在放宣传片的间隙,我望了望站在我旁边的喻颜,在各种灯光的映衬下,喻颜显示出一种惊人的、像梦幻女神一样的端庄美丽,我几乎惊呆了,愣愣地望着喻颜,不知道要干什么。可能是这个时候,被高迎春拍了下来。
应老师的微信电话打过来了:“看到这张照片没有?”
“看见了,怎么哪?”
“你怎么那样看着喻一秘啊?”
“当时,我们在开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她跟我客串翻译,我看她一下很正常啊。”
“正常是正常,怎么您的目光那么含情脉脉、饱含深情啊?那是像一个小伙子,看梦中情人的眼神啊。”
“你小小年纪,不好好教育人,怎么喜欢胡思乱想啊。这不是在公共场合,很正常的一张照片吗?”
“苍天不公啊。”
“怎么不公啊?怎么还把苍天都扯出来了?”
“您那么含情脉脉地望着别人都可以,怎么我跟您微信视频通话就不行呢?”应老师问。
“哪有你这么联想的啊?”我说。
“不这么联想,您要我怎么联想呢?”
“我那是工作,正常的工作。”
“我跟您视频通话就不是正常的工作了?”
“可以这么认为。”
“您的认识有偏差啊。”
“有什么偏差啊?”
“最起码您可以通过我,了解社情民意吧,最起码您可以接触群众吧。您们这些当官的,怎么口口声声说要联系群众,真的联系群众时,怎么就不是工作了呢?这不是典型的叶公好龙吗?”
“你怎么这么多歪理啊?”
“我对您有意见。”
“又有什么意见啊?”
“什么叫又有啊?您这态度有点不端正啊。好像对群众提意见有些不满啊。”应老师说。
“我不跟你辩解了,你提吧。”我说。
“知识越积越厚,道理越辩越明,这个道理您都不懂吗?”
“你想说什么?”
“我跟您提意见,您怎么说是辩解呢?”
“好吧,我不说话了,说你的意见吧。”
“请您稍等。”
应老师挂断电话,给我发来了一张照片。
应老师的电话打过来了:“这是谁啊?”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慕尼黑大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留学生章雯雯。”
“记得很清楚啊。”
“那当然啊。”
“还当然了?”
“在项目推介会的时候,她跟我们经贸委的郭主任客串过翻译,又参加了慕尼黑黄长省同乡会组织的华人座谈会,怎么会不记得呢?我还没有到耳聋眼花的程度啊。”
“她是不是不停地问您问题?”
“差不多吧。”
“什么差不多?您还在跟她打掩护,座谈会都快被她包场了。”
“座谈会嘛,聊聊乡音,感受乡情,不是很和谐的事吗?”
“和谐是和谐,您的态度更和谐。”
“什么意思啊?”
“您有问必答,表现得非常诚恳、谦恭,尤其是,尤其是耐心,足够的耐心。”
“推介我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