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九百九十八章 儒学正宗(第3/5页)  大明文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生去翰院议事,估计还有一会功夫,林兄乃是先生老家来贵客,还请稍坐片刻。

    林歆得知这数人都是林延潮的门生,而这位陶望龄名声赫赫,是浙江有名的才子,论门第陶家又是世代公卿丝毫不下于他水西林家。

    林歆当下回礼答应,然后林延潮其他几个门生也与他见礼。

    其他几个门生也是人中龙凤,这令林歆不由有些神往,生出'我在闽地多年,自负才识过人,但今日与他们一比,方知人外有人'的念头来。

    同时又想学生几个都如此了,林延潮定然不凡,他们都是今科举子吧,若是能与他们切磋一番,学问必然大有长进。

    于是林歆在一旁竖起耳朵来,听他们讲什么。

    但进门见后,这些门生就与那个孙姓举人说话,他们对此人都很尊敬,连看来甚至是傲气的陶望龄也不例外。

    厅里众人都在闲聊几句,没有聊到科举,而是谈到了时政之上。

    围绕的就是之前黄河大水,以及云南边事,以及四川边境不靖,众人高谈阔论。

    话题切于时务,这对于林歆而言,有些着急,他难眠插不上话。

    倒是孙举人注意到他,于是聊了几句科考的事。

    见孙举人相问,林歆忍不住道:“孙兄,几位兄台,针砭时弊实令在下耳目一新,但在下有一事不明,春闱就要到了,诸位不用功于经术为何热衷谈论时政呢?”

    孙举人笑着道:“林兄有所不知,我等习先生之学,先生的学问以事功为主,主张将经学用力在时务中,求经世致用。说来其实是坐井观天,妄自议论,所谈空泛之处,倒是令林兄见笑了。”

    林歆道:“不敢当,小弟也不懂什么时务。只是小弟想有言,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此实令人不解。”

    一旁一名读人笑着道:“林兄此言差矣,既然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但春闱时为何又考策论?策论不正是让我等读人关切于民生大事吗?”

    林歆默然,策论的考试在科举里都是走个过场。没有人要你写出什么真知灼见来。故而举子们都是用功在头场三天两夜的三道四,四道五经题。

    林歆据理力争道:“袁兄吧,此言有理,自王荆公变法以经术取士以来,朝廷多年是以经义文章取士,至于判,策论则可有可无。这些不是说我们不讨论,而是为官后讨论,不是更切于实际?”

    陶望龄道:“林兄还不知道,昨日邸报上有言,朝廷里有官员上要,变变日只以经义取士之法,而是要以经义策论并重,朝堂上公卿已是在谈论了。不久士子间怕也是要议论。”

    林歆闻言吓了一跳,竟还有此事。

    确实如此,这样议论,也正在翰林院展开。

    这件事从头到尾是这样的,就在快要过年的时候,礼部观政主事郭正域突然上奏天子,恳请明年的礼部会试一改以头场为主的惯例,将第三场的策问改到第二场,然后头场与次场并重取士。

    此事一出,也有数名官员上表示附和。

    在朝上的官员也是明眼的看出,在这摇旗呐喊的都是'事功党'人,就是平日在朝堂上动则谈论'事功','林学'的年轻的官员。

    这些官员人数就几个,本来不值一提,但是自'林学领袖'林延潮任侍讲学士后,却有些不一样了。

    不过众人仍不在意,这时候都快过年了,衙门里谁也没想着来年三月会试的事,这样的讨论大概要等到正月以后,衙门开印时再说。

    但没料到天子突然下旨,着此事由翰林院院议,礼部部议各自讨论后,分别上呈御览。

    如此众人就不得不重视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