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五十六章 圣旨(第2/3页)  江山空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容洵皆无子嗣,朝中大臣们在太和殿吵吵嚷嚷了小半个月,有的甚至撸袖子当堂上手打过但也没有一个最终决定。而大致人选则是两个——

    昭武帝的兄弟:庆王容徵以及盛王容佑。

    都是之前因为年纪小未尝参与过夺嫡之争的皇子,平日里并不被重视,常年生活在父兄的阴影里小心翼翼长大的人。

    就在元兴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的早朝,在诸位大人们仍争吵不休时,半个月来一直没有怎么出声的吏部尚书微子启忽然提议立曾监过国的静妃娘娘,也就是此次宫变的领袖未迟为帝。

    百官哗然。满朝都是“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的声音。但又少有敢当面驳斥微子启的人,一是因为他的凶名太盛,二是因为微子启在元兴朝的官场大清洗后任过主考官及吏部尚书,故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微子启这样的也算是门生故吏满天下了,轻易不好得罪。

    后来也是从那一日起,诸位大人一回家便都知道了:从京城起往外,在民间的孩童间便纷纷开始传唱:“仙人临朝,阴可为阳,天授大业,既寿永昌。”

    再后来便是各种各样的天现异象,河出书,洛出图,白鹿嘉禾,各地祥瑞涌至京城皆指向静嫔为帝。

    元兴六年十二月末,盛王容佑于来京路上遇刺重伤身亡。

    元兴七年一月初,庆王容徵抵达京城。

    …………

    “就是他?”

    未迟看着在殿中被诸位大人们拥着的庆王殿下才不过十几二十岁的年纪,长的有些瘦弱,面上强撑着气势,眼神却闪烁怯懦。不愧是一帮子老奸巨猾的东西选出来的,初看着精明,实际上好控制得很。

    “就凭他?”

    未迟轻笑着靠近庆王,口气间步步紧逼。

    “看他这样的也担得起如今的大夏?”

    “娘娘,我等称您一句娘娘,还让您出现在这太和殿已是大大的容忍了,您也该……”

    “也该什么?!”

    未迟的声音不大,但是够冷,被她扫了一眼的那个人听着不由打了个寒颤,呐呐不敢言了。

    未迟却逼了过去,倒不是为了这种小虾米般的货色,而是为了庆王容徵。众人便瞧着她不知从哪里抽出一柄短刀在手中把玩,手指翻飞间只余一团光影,叫人心惊胆战的。

    但凡未迟前进一步,那庆王便后退一步,直到庆王的背脊贴在了太和殿中的盘龙柱上,退无可退。未迟忽然轻笑起来,她说:

    “当时我听说盛王遇刺死了,我还在想你也算有些手段胆量,现在看来——原来是你背后的大人好谋划。可你这样的,你以为自己坐得稳那个位置?就因为你姓容么?哼~别辱没了这个姓氏——”

    “啊——!!!”

    突然的,未迟的手一顿,短刀猛地擦过庆王耳边的鬓角钉入柱中。劲风划过,一缕头发飘然而下。庆王当即惊叫出声,整个人一下子委顿在地,再没有半点皇家的气势。

    “你……你,你……你想做什么?!我可是,可是大夏朝的王爷!你 难不成还要当着诸位大人的面杀了我吗?!!!”

    “啧~诸位大人,这便是你们费心费力,千挑万选出来的人?”

    看着那位庆王殿下软瘫在地,微子启一笑开腔道:

    “看来诸位大人们的眼神很不怎么样嘛~”

    “……”

    情形实在是太过尴尬了,以至于原本嘴炮了得的诸位大人们一时之间也只有面面相觑,然而这时突然有人闯入太和殿内高声疾呼道:

    “……圣旨到!圣旨到!”

    “什么圣旨?什么圣旨?”

    事情突如其来致使朝堂之上一下炸开了锅,所有大人都看向仍门口冲进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