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九十七章 低调点,没坏处的(三)(第1/3页)  北宋妻管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祝兄,让小弟来说句公道话,这样可就是你的不对了。”一个刘姓士子笑得开心,继续开口说道“《书愤》,足以证明祝兄你有大才,今日祝兄既然来此,便是有所准备,小弟也知一首好的诗词绝非片刻而成,祝兄也可在此稍待片刻,待到有些灵感,随便作一二,让我等品鉴可好?”

    “是极!是极!”

    “没错,刘兄说的在理!”

    “祝兄,大家可都在等你大作呢?”

    “既然来此,祝兄总要留下一两首诗词”

    听着众人越来越大的嘈杂声,徐康在后面气的满脸通红,这些人,实在是太过分了,就连一直看热闹的映雪姑娘,都露出厌恶的神情

    “哎!今天不写一首,是走不了啦!”祝彪心里叹息一声,就是如此,他才懒得参加这些诗会,看了看天空,阴雨刚散,繁星点点,空气中还带着一丝湿意,虽是细雨,却也让中秋的气氛清爽不少,忽然看到扈三娘在一边正关心的看着他,好像也看出来自己的处境艰难,强忍着没过来,但是一脸担忧之色

    “也好!”祝彪看着王致远淡淡的开口说道

    “........”

    “........”

    众人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听到祝彪答应作诗,都停下话语,等着祝彪下一步的动作

    王致远还要开口说话,却见祝彪走上前,拿起桌上毛笔,本就是诗会,笔墨纸砚当然少不了,毛笔在墨汁中浸了两秒钟,朝宣纸落下:“也好,今日中秋佳节,诸位既然如此盛意,小弟也不敢藏拙,献丑!”

    见祝彪终于落笔,众人都凑上前,仔细端详起来,而映雪姑娘更是一脸期盼,看着祝彪挥毫,就连一直怒视众人的徐康,都急忙凑了过来,大哥当场做诗词,他也是第一次见

    “一剪梅.....中秋元月....”

    祝彪的语气平淡,亭中众人却听得清清楚楚,过了片刻,继续开口吟道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

    “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

    “满堂唯有烛花红,歌且从容,杯且从容。”

    场面一时间有些安静,众人都默默的轻吟这首诗词,没有人开口说话,主要是刚才众人一番挤兑,本以为祝彪不会有什么诗词问世,却没想到.....

    有几人,轻轻念叨着这首诗词,忽然间脸色巨变,转头看了看窗外,又互相对视了一眼,顿时一脸凝重的神色,更有几人重复念叨着“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随后转头看了看一脸平静的祝彪,都沉默不语

    一首上等的诗词,都需要时间的打磨,文人士子参加诗会,当场吟诗作赋,出口成章,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当然排除一些妖孽之辈,大部分才子,往往早就做好一首诗词,等着参加诗会的时候在拿出来,所以曹植的七步成诗才会史上留名,更有才高八斗的说法

    而众人看了看祝彪这首诗词,又看了看外面的天色,窗外细雨绵绵,又仔细看了看‘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这几句,这才明白,原来祝彪是当场作诗,比曹植的七步成诗还厉害,随手做的一首诗词,就能达到传世名作的地步,这才学,着实有些可怕

    看着这首诗,有几人,还想要出几句“不过如此,”“普普通通”一类的话语,但是看到众人都是一脸凝重的神情,很识时务的闭上嘴,此诗作出以后,众人居然都无法点评

    祝彪这一首诗词,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直接扇在了众人的脸上,想起刚才挤兑的话语,众人都是神色尴尬,不知道该如何品评这首诗词

    映雪姑娘却正看着铺上石桌上的宣纸,怔怔的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