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二二四 招兵(三)(第1/2页)  抗战女学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回老头没哼但也没什么好脸色。
    “陈叔叔学生之所以是学生是因为他们要学习用知识来保家卫国但是现在正值国家危急存亡之秋一味苦读也不合适。自从国府迁都重庆日本人就没放过重庆1938年10月日军攻陷武汉后日军大本营对华中方面军下令开始向重庆实施“由空中入侵对敌军战略中枢加以攻击同时进行空中歼灭战”这是日军正式对重庆进行战略轰炸的宣告目的是希望震撼作为战时首都的重庆打击咱们中国人的抗战的意志。1939年5月日机从武汉起飞连逐轰炸重庆市中心区并且大量使用燃烧弹。重庆市中心大火两日商业街道被烧成废墟3000多人人死亡2000多人受伤损毁建筑物无数几十万人无家可归;罗汉寺、长安寺也被大火吞噬陈叔叔以为日军的轰炸会停止吗?学生能安心学习吗?哪个青年不是心怀热血想报销祖国我本来也是一个普通的医学院学生但是日寇铁蹄践踏我的家园我必须挺身而出我现在在部队担任军医挽救为国出征的将士我也杀过不少鬼子我相信学校里的学生都和我有一样的想法相对与普通人学生们有文化医学专业的可以到野战医院物理化学专业可以研究通讯、爆破我认为学生到部队更能发挥作用只有血与火的洗礼才能让他们更好的成长!”
    倔强的陈老头有些诧异地看着周敏没想到这小姑娘不但能说还在部队做军医竟然杀过鬼子看年龄和自己的女儿差不多大。
    “这位姑娘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这些学生没有经过训练贸然上前线恐怕性命不保学校里是有不少学生想去从军都被我们这些老家伙拦住了都去打仗谁做研究谁传承文化?”老头的态度缓和不少如果说一开始是冷若冰霜现在最起码有回温有十多度。
    “二叔她叫周敏就是委员长亲自授勋的那位。”陈蕴章小声告诉他二叔。
    “周敏哈哈百闻不如一见刚才老朽唐突了周姑娘勿怪你的所作所为可是很涨中国人的志气维墨快去沏壶热茶这是我打赌迎来的上好龙井茶。”一听是周敏老头的态度马上热情起来从十几度一下子到了沸点还一脸肉疼地拿出了珍藏的好茶。
    “是二叔。”陈蕴章拎着茶壶转身出去了。也松了一口气生怕周敏和他二叔吵起来。他对这个二叔可是又敬又怕。这不是他的亲二叔只是同族至于血缘关系要追溯到他爷爷那辈后来分了家有迁往江苏的有去湖南的有去宁波的。他这个二叔就是举家迁往江苏金陵那支。后来他二叔的人生好像是开了挂清末随兄长东渡日本入日本巢鸭弘文学院。后来因足疾辍学回国就读于上海复旦公学。身体好了以后自费留学先后到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就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回国。
    民国七年(1918年)冬又得到江西官费的资助再度出国游学先在美国哈佛大学随篮曼教授学梵文和巴利文。民国十年(1921年)又转往德国柏林大学随路德施教授攻读东方古文字学同时向缪勤学习中亚古文字向黑尼士学习蒙古语在留学期间他勤奋学习、积蓄各方面的知识而且具备了阅读梵、巴利、波斯、突厥、西夏、英、法、德八种语言的能力尤以梵文和巴利文特精。
    民国十四年(1925年)回国。这时清华学校改制为大学设立研究院国学门由胡适建议采用导师制。其“基本观念是想用现代的科学方法整理国故”。聘任当时最有名望的学者为导师。当时的研究院主任吴宓很器重他二叔认为他“最为学博识精”。梁启超向校长曹云祥力荐他为导师并向人介绍:“陈先生的学问胜过我。”
    民国十五年(1926年)六月他只有36岁就与梁启超、王国维一同应聘为研究院的导师并称“清华三巨头”。
    民国十八年(1929年)他在所作的王国维纪念碑铭中首先提出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他当时在国学院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