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八十一章 萧何的谋划(第1/2页)  秦时之我要做军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与萧何的一番交谈,姜珝忽然想通了很多事情。

    去年姜珝回朝的第一天,赵王偃便召见了姜珝。先以秦国甘罗的下场提点姜珝,而后又让姜珝为春平君副手,统领城防军事务。

    赵王的意思,自然是想借姜珝之手,制衡春平君的权利。

    可姜珝当时并没有领悟赵王偃的意思,反而与春平君交好,主动放弃了执掌城防军。

    站在赵王偃的角度来看,一旦让春平君得到姜珝之助,必然会威胁到赵迁的王位。

    所以赵王偃必然要在两人之中打压一人,以此来维护王室的统治地位。

    春平君毕竟姓赵,哪怕他有野心,可只要能制衡住春平君的权利,春平君反而会是王室统治赵国的助力。

    因此,赵王偃选择了对姜珝动手。

    若是姜珝当时就领悟了赵王偃的意思,与春平君争夺城防军的权利,只怕就不会有这么多麻烦事了。

    所以说,若想在朝堂上站得稳,不但要巩固自身的权利地位,还必须有一个势均力敌的政敌才行。

    臣子们互相敌对,君王才能坐稳王位。

    姜珝不由想到,从汉朝到清朝,几乎每朝每代都有臣子们在朝堂上争权夺利,尤其是明朝时期的党政,更是导致大明亡国的关键。

    可这些人争斗归争斗,但实际上很少有对政敌下死手的时候。

    除非皇帝不管事,否则充其量不过是弄倒一些小角色罢了。

    死的最惨的那些大臣,不是因为他们得罪了同僚,而是因为他们得罪了皇帝。又或者做的太过分,弄得天怒人怨。

    原来如此!

    姜珝恍然大悟。

    皇帝既希望看到朝堂稳固,同时又不希望看到大臣们同心协力。

    在皇帝没有发出声音的时候,大臣们要争,甚至要争的面红耳赤。可一旦皇帝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大臣们就要同心协力支持皇帝的意见。

    至于萧何。

    此刻的萧何,可不是后世位列汉初三杰的一代名相萧何。

    现在的萧何,不过是一个不得志的书生罢了。

    既无名声,也无任何功绩。

    萧何能被姜珝赏识,耗时四月只为将其召到邯郸,萧何自然不会拒绝为姜珝效力。

    与此同时,萧何更是深深明白,姜珝现在有多看重他,一旦他拒绝为姜珝效力,姜珝杀他之心便有多强烈。

    所以无论是为了自己的性命着想,还是为了自己未来的前途,萧何都不会拒绝姜珝的招揽。

    想了想,姜珝忽然问道:“萧何先生,本侯之前与春平君有约,本侯今晚会见春平君,要如何与他说呢?”

    萧何闻言笑道:“既然是春平君主动约见侯爷,那侯爷只需静观其变即可。”

    “在属下看来,春平君应是不甘于王位落在赵迁之手,想借侯爷之力,助其夺回赵王之位。”

    姜珝沉思片刻,皱眉道:“春平君如何能确定本侯一定会帮他?”

    在姜珝看来,春平君既然想与自己联手,那就一定有办法让自己帮他。

    可姜珝思来想去,都想不通春平君究竟有什么谋划。

    萧何也在沉思,有些话,只能私下里与姜珝交谈,即便书房中人都是姜珝的心腹,但事关姜珝人品之事,却不能让任何人得知。

    春平君若想让姜珝帮他,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姜珝与娼后发生矛盾,甚至是生死攸关的矛盾。

    在这个局中,大将军李牧自然就是关键。

    若春平君想以武力逼宫,就必然不能留李牧在朝中。因为李牧太过正直,他绝不会眼睁睁看着春平君争夺王位。

    若想挑起姜珝对娼后的仇恨,李牧同样也不能留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