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二十二章 驻守阳平(第1/2页)  汉中王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汉中王传最新章节!

    第三百二十二章 驻守阳平

    徐晃听了贾诩的话,心中再无怨言,同时也感到身上责任重大。

    就在刘征连下宣汉、阆中的同时,徐晃也接到了阳平关急报,刘璋发广汉兵马三万,剑指汉中!

    “先生果然神算!那刘璋小儿还真敢图谋汉中!”徐晃即感叹又愤怒道。

    贾诩得知刘璋起兵,眉头紧蹙,对徐晃说道:“汉中安危现在就全在将军了!”

    对于打仗的事,徐晃还从来没有怕过,十余年戎马生涯岂是一般人可以比的!

    “徐晃必当死命以守!只要我徐晃还在汉中一天,无论何人,休想染指汉中!先生远见卓识,亦当为我出谋划策!”徐晃豪气道。

    荀彧掌治汉中,自然也关注着军情,听到刘璋起兵的消息,于是立即来见贾诩、徐晃。

    “文若来的正好!我正欲去找你呢!”贾诩见荀彧到来,于是将其请了进来。

    “刘璋兴兵来犯,汉王知否?”荀彧问道。

    贾诩点了点头道:“汉王将徐将军留在汉中正是担忧此事,我已派了加急快马报与汉王知晓!”

    “汉王既早已预见今日状况,想必是有所把握,不知二位需要荀彧如何相佐?”很难有人比荀彧更了解刘征了。

    “徐将军领兵进驻阳平关后,南郑将会无兵马压阵,文若须得稳住后方,详查民情,若有伺机生乱者,必严惩不贷!”贾诩交待道。

    荀彧点点头,“二位放心,此事有荀彧担待。军中一应供给,我也会准时送达!”

    徐晃、韩暹、贾诩于是领着部下五千兵马奔赴了阳平关,与阳平都尉杨任、沔阳都尉杨昂合兵七千五百人,摆开了阵势。

    阳平关距南郑八十里,徐晃领着兵马一日之间便与杨任会合到了一起。

    阳平古关,雄踞汉中之西,阔八百步,高四丈八尺,厚三丈六,堪称雄关。

    许多人搞不清楚阳平关到底在哪里,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汉之阳平关与后世阳平关并非一处。

    古阳平关又名白马城,浕口城,始建于西汉。

    古阳平关雄踞于西通巴蜀的石牛道口和北抵秦陇的陈仓道口。与沔水南北的定军山、天荡山互为犄角之势,是汉中的西门户,同时也是巴蜀通往关中的北端前沿,地理位置十分险要。

    但是古之阳平关并非今之阳平关。

    今有阳平关镇,在嘉陵江畔,在古阳平关南百里处。原为阳安关,后世以阳安关为阳平关,实则误矣!

    汉之阳平古关正在今汉中勉县,至今余有城墙。

    徐晃站在城关之上,远往两侧,北有天荡山,南有定军山,沔水、浕水绕关而过,气势恢宏。

    “好一座雄关啊!刘璋纵有千军万马,定叫他有来无回!”徐晃信心满满道。

    杨任却有些担忧道:“虽有雄关相拒,但我军兵力不足,如能智胜,更为上策。”

    贾诩对杨任肯定道:“杨都尉所言在理!汉王眼下正取巴西,若巴西得手,则必分兵以守,如此汉中可调之兵,则愈加少矣!”

    “刘璋兵马已至何处?”徐晃问道。

    “以其行军之速,三日后将达走马岭上。”杨任说道。

    走马岭在阳平关西,又名烽燧山,俗称烟洞峁,古为通蜀要道,商旅行军走马往来熙熙,故名走马岭。

    走马岭便是浕水对岸,站在阳平关城之上便可以看见,绵延十数里。

    贾诩看着对面道:“刘璋兵马要攻我阳平关,其驻军之地,必在走马岭!”

    结合行军速度和地形等各方面来考虑,这都是可以肯定的事情,纵然张裔将主力屯于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