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卷 九州地宇图 (后卷当案)(第2/3页)  天冥逆旅密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赠给了冯跃聪。

    但好景不长,冯跃聪的师兄因嫉妒他便将他们的事情告知了礼亲王,礼亲王大怒,下令抓了冯跃聪,并将他毒哑关进了监狱,出狱后冯跃聪被一个单弦艺人收留,并教他技艺,冯跃聪便每晚到王府墙外给心爱的兰心弹奏她最喜欢的岔曲风赞,被礼亲王软禁的兰心也隔墙应和,久而久之便惹怒了礼亲王,便命人将冯跃聪杀害,随后兰心也殉情自杀。礼亲王将兰心的尸体埋在王府花园的一个老槐树之下,使其死后也不得出王府,而冯跃聪的亡灵则化为一阵三人高的旋风,永远在礼王府外徘徊。据说,一位姓石的满族大妈,曾经是礼亲王家的包衣家奴,在礼王府当仆奴期间,经常能看见王府周围被三米多高的旋风环绕,然而奇怪的是,十步之外根本就没有一丝风

    小档案(二)

    甘肃沙漠和古城遗址

    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名城重镇。在漫长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中,这里曾经是中西文化名流荟萃之地。由于彼此之间的取精用宏,相互交融,创造了世界瞩目的“敦煌文化”,为人类留下了众多的文化瑰宝。它不仅有举世闻名的文物宝库——莫高窟,还有“大漠孤烟、边墙障,古道驼铃,清泉绿洲”等多姿多采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其中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就是敦煌诸多自然景观中的姣姣者。古往今来以“沙漠奇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它和鸣沙山东的莫高窟艺术景观、融为一体是敦煌城南一脉相连的“三大奇迹”。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向往的旅游胜地。鸣沙山位距城南五公里,因沙动成响而得名。山为流沙积成,沙分红、黄、绿、白、黑五色。汉代称沙角山,又名神沙山,晋代始称鸣沙山。其山东西绵亘40余公里,南北宽约20余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沙垄相衔,盘桓回环。沙随足落,经宿复初,此种景观实属世界所罕风。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古称沙井,又名药泉,一度讹传渥洼池,清代正名月牙泉。面积13.2亩,平均水深4.2米。水质甘冽,澄清如镜。流沙与泉水之间仅数十米。但虽遇烈风而泉不被流沙所掩没,地处戈壁而泉水不浊不涸。这种沙泉共生,泉沙共存的独特地貌,确为“天下奇观”。鸣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游人无论从山顶鸟瞰,还是泉边畅游,都会骋怀神往。确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公里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天下第一雄关、连陲锁钥之称。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的美称。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全长约60公里。长城城台、墩台、堡城星罗棋布,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御体系。嘉峪关主要景点有嘉峪关关城、悬壁长城、长城第一墩、魏晋墓群、黑山石刻、木兰城、“七一”冰川、滑翔基地等自然及人文景观。

    小档案(3)

    龙九子

    1.长子囚牛,喜音乐,蹲立于琴头。

    2.次子睚眦(yá zi),嗜杀喜斗,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

    3.三子嘲风,形似兽,是老三,平生好险又好望,殿台角上的走兽是它的遗像。也有人一直认为它是有着龙脉的凤。

    4.四子蒲牢,受击就大声吼叫,充作洪钟提梁的兽钮,助其鸣声远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