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2章 十首歌为报(第1/4页)  我真不是良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张大蛮笑着说:“不如这样,你在石窠村住一段日子,我给你写十首歌,等你回香港,你作为个人专辑发行,怎么样?”

    “什么?十首?”蔡依依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她太清楚了,要写好一首歌,非常不容易。

    有时为了写好一首歌,少则十天半个月,甚至一年半载。

    而张大蛮张嘴就是十首歌,他该不会也要耗上三年五载吧?

    “对,十首歌,以半个月为期限,我给你写完十首歌。”张大蛮肯定地说道。

    蔡依依一听,更是骇然,半个月?她忍不住笑了,“大蛮,你别开玩笑了,我相信你的才情,但半个月写出十首歌,实在太夸张了。你就别逗我了。”

    张大蛮却是认真地说道:“你看我像开玩笑吗?”

    蔡依依愕然神色,她实在难以相信,是什么样的高手,能够半个月写出十首歌。

    她寻思一会儿,或许只是张大蛮为了表示感谢自己送他一台宝马豪车,一口应承十首歌。

    即使半个月能够写出来十首歌,恐怕质量也不见得多好。

    至少不会有红豆》这样的上上佳作,她也就报之一笑。

    张大蛮自然清楚蔡依依这笑的言外之意,他心里可有底,谁说我要半个月原创十首歌了?我只是利用半个月时间,抄十首歌,赠送给她。

    要知道,从90年代初到2018年这么漫长的二十几年,多少经典的歌。

    只要摘取十首歌,那还不是洒洒水小意思。

    虽然这样一种“剽窃”行为有些可耻,但谁叫自己回到了这样一个黄金时代呢。

    掌握了那些未来的信息资源,若是不能充分利用,岂不是辜负了这一把重生。

    他甚至可以想象,当蔡依依拿着自己“写”的歌,发行个人专辑,将会红遍大江南北。

    这样一来,她的名声鹊起,将成为歌坛的当红歌星,今后她也成为时代的引路人。

    她捐赠石窠村中心小学盖建教学楼,以及捐款修建村级公路,这会又送张大蛮一辆豪车,所获得的回报,也算是加倍的得到偿还。

    虽然这种赠予与馈赠是不对等的,但权当是张大蛮作为对蔡依依的报答。

    两人漫步在石窠村的乡间小路,并肩而走,谈笑风生。

    远远看去,宛若一对谈情说爱的情侣,是那么的和谐,俨然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走进了石窠村中心小学。

    接下来的十天半个月,张大蛮除了养蚕,就是和蔡依依待在一块儿,这可把秦琳给弄得着急了。

    她着急归着急,又不能说什么,一天天的魂不守舍的,搞得上课都有些恍惚。

    每天劳作之后,张大蛮带着蔡依依,漫步在乡间小路,蔡依依也换了双便于走路的平底鞋,穿着也朴实了些。

    毕竟,在石窠村这样的地方,她穿得过于性感时髦,反而成了另类。

    石窠村中心小学旁边的羊肠小道,是张大蛮和蔡依依比较走得多的路径,因为在那条路上,有一处长年流水的“泉眼”。

    石窠村山区,可没有什么江河,只要靠这些山泉眼,以及自己挖的蓄水池。

    所谓的蓄水池也很简单,就是在那些山泉眼或者傍山的山脚或者山腰,循着那些“生根石”,挖开那些泥土,用石灰浆砌一方小池子,就是蓄水池。

    生根石,是比较通俗的称呼,因为在石窠村喀斯特地貌,有很多岩石,一般这类岩石是深扎在山地里的,也不是可以搬动或者活动的,好像在地上生了根,也就是“生根石”的命名由来。

    而生根石有些会很奇特,会是一个“斗状”的石窠窠,一般山泉眼也容易从那些生根石缝里冒出水来。

    所以,智慧的农民们将覆盖着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