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5章 东郭(1/2,求订阅)(第1/2页)  我真不是良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凌峰县,五指峰山脚下,东来丝行。

    像凌峰县这样的喀斯特地貌,最不缺的,就是山了。

    四面环山,每一座山峰,都是独具特色,峭拔的山峦,有些是拔地而起,直冲霄汉,有些是连亘跌宕起伏,延绵至远方。

    而有的又是长得很有形状特色,譬如长得像骆驼峰,长得像狮子,长得像手掌。

    这一座像手掌的,被称之为“五指峰”。

    瞧其模样,与西游记》里的如来佛祖镇压孙悟空的五指山,颇为相似。

    有人甚至调侃,说这就是当年封印孙悟空的五指山。

    谁不知,孙悟空是被封印了五百年的五指山,但绝对不是凌峰县的五指峰了。

    调侃终究是调侃,经不起考证。

    当然,西游记》都是吴承恩虚构出来的,至于五指山更是无从考证了。

    五指峰下的东来丝行,作为凌峰县蚕丝三大巨头之一的东郭的根据地,也就是说,五指峰之坐落在凌峰县的东边。

    郭栋将自己的丝行建造在五指峰下,依山傍水,据说,还是专门请了大风水先生堪舆的风水宝地。

    倚靠五指峰,掌中有财,而在东来丝行一旁,又是横贯凌峰县的一条清水河。

    实际上,是毗邻清河街的那一条河,蜿蜒崎岖,横贯整个凌峰县。

    郭栋,是一位年逾三十五六岁的中年人,相比之下,比大肚黄年轻一些,又比陈彪大了很多岁数。

    有人说,南陈北黄东郭,这位郭栋最是隐忍,蛰伏在五指峰下,过着颇有些与世无争的逍遥日子。

    但是,他偏偏能成为凌峰县蚕丝行业的三大巨头之一,可能与传言的并不太一样。

    一辆小货车从凌峰县的老市场沿河交通干道,直开到五指峰下,停在了东来丝行门口。

    车门打开,张大蛮跳下车来,举目扫了一眼,东来丝行,一张都要掉下来的破损牌匾,装潢得也是很随意,门口堆满了一堆杂物,好像是一些废弃的垃圾废品之类。

    堆着一堆喝光的啤酒瓶、饮料瓶等等。

    而在东来丝行的门外,一方开阔的空地上,横架着一张懒椅,懒椅上赫然躺着一个人,袒胸露乳,手里捏着一把大葵扇。

    这个人眯着眼在打盹,但是手里的葵扇却是不停地摇晃着。

    而这个人长相却是眉清目秀,看上去三十五六岁,长着一张国字脸,蓄着络腮胡茬。

    纪富贵也是跟着从驾驶座上跳了下来,走到了张大蛮身边,打量了几眼那位躺在懒椅上的人。

    又看了几眼破旧的东来丝行,疑惑地搔了搔后脑勺,“大蛮,你确定这东来丝行的老板是郭栋?”

    张大蛮当然确定了,这些基本的信息,那是早就打听清楚了。

    “那还用说!”

    纪富贵将信将疑地说:“那就奇怪了,不管是北黄的真丝商行,还是南陈的鸿运丝行,那都是比这东来丝行有气派多了!”

    张大蛮也摸不清,尽管知道东来丝行是东郭的根据地,但是,他也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场面,也是有些心灰意冷。

    “我看呐,还是算了,我们还是去找鸿运丝行的南陈谈一谈……”纪富贵都有些打退堂鼓了。

    张大蛮寻思了一会儿,想想纪富贵说的,也有点道理。

    不管是鸿运丝行,还是真丝商行,那都是忙碌得不行。

    而郭栋的东来丝行反而冷冷清清的,像是要关门倒闭,开不下去的节奏。

    明显,这是生意不景气,比另外两家生意差多了。

    这样的商行,跟他谈价格,只怕是比鸿运丝行、真丝商行差远了。

    “也好,走吧!”

    张大蛮点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