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4章 谋发展(1/2,求收藏)(第1/2页)  我真不是良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出了凌峰县,纪富贵仍旧是心有余悸,而张大蛮却是泰然处之,竟然头靠在了座椅上,恹恹欲睡。

    靠!

    差点被老市场那帮地痞给大卸八块了,这小子一顿暴揍,反而一点事都没有,究竟这个人是怎么做到的?

    纪富贵想不通透,但是,对张大蛮却是打心底里佩服,在老市场交易过程中,他虽然坐在车里,但是,和大肚黄之间的谈价格,他可是听得清清楚楚,蚕茧不过20块钱上下一斤,硬是被他卖到了45一斤,不得不说,这个看上去一副刁民嘴脸的人,还真有点本事。

    等回去了,倒也可以好好考虑和他合作,至少在东柑村,也还没有哪一家开始种桑养蚕,只要与张大蛮合作,技术各方面,由张大蛮提供,他出场地、出土地,至于收益怎么分成,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今天载客也算顺利,从凌峰县里,有四五个邻近村的,都搭乘了纪富贵的车回去,在穷乡僻壤的地方跑车载客,实际上,收入也很低微的。

    即便低微,靠着搬方向盘,赚来的收入,也比种地强,养家糊口,是没多大问题。

    一路上,乘客三三两两,你一言我一语,而张大蛮揣着沉甸甸的两万多块钱,眯着眼,闭目养神,他并没有睡着,脑袋里却是在盘算接下来的发展之路。

    最起码,今天找到真丝商行的大肚黄,蚕茧的销路是有着落了,而且,通过大肚黄,走黑市交易,价格还是远远高于正常的价格。

    并且,通过第一批蚕茧试水,基本可以确定,种桑养蚕这条路稳赚,在石窠村这样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别说一批蚕茧卖得起两万多块钱,那是很多家庭,一两年收入都不可能有这么多。

    即使王铁牛第一批蚕茧,卖了4500块钱,对于王铁牛这样老实巴交的人来说,那几乎是一年都挣不到这么多的。

    由此可见,这是一条能够发家致富的康庄大道。

    按照大肚黄的要求,有多少产量,要多少。并且张大蛮夸下海口,说他是大批量供应货,一年几万斤产量啊,这可不是闹着玩。

    虽然商场奸诈,那是常用的手段,即便最后提供不了这么大批量,找个什么借口随便糊弄过去,也不没什么大不了。

    但一想着,45一斤蚕茧,就让张大蛮无比的清醒,靠着自己家里那点土地,家里那点蚕室,根本无法实现大规模养蚕。

    不过,有了这一笔两万多块钱,可以做很多事了。

    扩建养蚕室,找村里的人,谈租地种桑苗……他仔细想了又想,扩建蚕室是没问题,但是这租地……这帮思想固化落后的小农思想,怎么会轻易舍弃土地,改成种桑苗呢!

    话说回来,暂时可以按照现有规模进行多批养蚕,等他赚得多了,再把他的成功之处宣传出去。

    到那时,这些村民,根本不用张大蛮去做什么思想工作,一定会一窝蜂,把土地都改种桑苗了。

    这样一想,他又松了一口气,如今之计,也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只能一步步地经营,稳扎稳打。

    他通过种桑养蚕富裕起来,必定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说不定到时政府部门惠农政策推行下来,那就是他腾飞的时候了。

    除了王铁牛,还要继续发展跟随他种桑养蚕的人选才行,只有少数人跟着他赚到了钱,他的影响力也就逐渐的凸显了。

    这位面包车司机纪富贵既然有合作的意向,是该和他好好谈谈。

    石窠村里,寡妇李春花,张大蛮又锁定了一个人选,这个寡妇,平时虽然牙尖嘴利的,尖酸刻薄的,但她家里也没有什么负担,自己耕种那些土地,一年也赚不了多少钱。

    要是让她也将土地改种桑苗,让她养蚕,凭着她的勤劳,的确是不二之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