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4章 分你1万吧(第1/3页)  崛起于2009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虽然叶晓奇很忙,即使说已经分摊出去了各个公司和项目的管理权,可在大事上,千头万绪仍需要叶晓奇一人拍板,但是,叶晓奇还是坚持按时完成了技术直播。

    并在直播间当场宣布,全公司考核重新开启,本次考核旨在优秀员工中选拔基层管理人员,扩大研发队伍。

    也就是说,公司们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期。

    处于上升阶段的公司就这点好处,永远都不缺晋升机会,永远都充斥着对人才的饥渴。

    当然,原本的基层管理者,有很大一部分的比例,会根据业务线的需要水涨船高,变成中层管理。中层管理者们,则会选拔出数位高管。

    消息传出,公司上上下下人心浮动,这可比年会炫富有威力的多。职位提升就意味着权利的提升和待遇的提升,更有小部分宠儿可以获得公司的期权配股,这是实打实的可以落实在个人头上的实惠,只是今年的幸运儿不知道会花落谁家。

    也就吃瓜小弟不知道罢了,经历过几次开会的主管都门清的很:公司的主打领域变成了html5和机器人,所以受益最大的岗位就数前端工程师和数据算法工程师。尤其是中生代的技术工种,感受更为明显,在当前的形势下,普通员工都能享受到加薪和调薪的温暖了。

    如果想的再远一点,afuc这个被压制了许久的小视频公司,可能会趁着这个机遇,扶摇直上乘风起。

    再说加薪和调薪,这个操作属于it公司的另类,这个可不是什么常规操作。

    常规操作是什么?

    常规操作是薪资原则上八百年不改变,很多公司会有每年5%至10%的薪资浮动指标,这就是所谓的普调。然而很多人年干3年5年都得不到一次普调,工资水平与个人表现严重倒挂,导致只能靠跳槽来提升自己的价值。

    “面试全靠吹,跳槽全靠跳。”

    这不是一个笑话,这是科技企业的现状,千万别以为科技企业就一定多么的高大上似的,背地里的龌龊事,罄竹难书。

    这种现象就直接导致养出来一些高薪低能的职业混子,也直接导致了互联网行业这种肮脏的就业环境。

    究其根本,无非就是控制人力成本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在作怪罢了。

    所谓“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是也。

    很多人原本在一家公司干的平平无奇,只要换一家公司,摇身一变,就被包装成了高大上的技术大拿又或者产品大佬,这类例子,屡见不鲜。

    能给与晋升机会,那需要公司发展的好才行,或者把人熬走,顺次上位,这个跟国企也没差多少,一个萝卜一个坑,公司越大越明显。所以很多人喜欢小公司甚至直接就喜欢创业公司,只要赌赢了,分分钟就是人生巅峰。

    能根据形式调整待遇,这种公司简直是凤毛麟角一样的存在,可不就是另类么。甚至很多hr和猎头在得直到叶晓奇的这番话后,很是酸溜溜的道:“一时得志而已。”

    很多公司也想这么做,可是看看财报,只能无语凝噎,人比人想死,有心无力……

    也就叶晓奇效益好,才敢这么干。

    说句投机的话,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不是?

    然而没人知道,叶晓奇靠的可不是运气,而是穿越……

    在几年前,滴滴商城大批人离职开始,叶晓奇就有意识的开始坚持这么做了,并逐渐的把调薪政策深入人心。

    这么做的目的就只有一个:尽最大可能的保证人才的稳定性。只有保持技术员的稳定性,才能始终的维持和提升自己的开发能力和开发规模,才能守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守住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保证企业的效益,才能提升员工的待遇。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