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9章 备胡邹经略(第1/3页)  大明海图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平辽总兵官,兼领东江镇军务,加左都督衔,配将军印,赐尚方宝剑,辽东、东江镇参将以下武官可先斩后奏!总领辽东军务,受蓟辽督师节制,并督军朝鲜,克日领军,奉绫阳君,还朝归政!

    一段震耳发聩的话自曹化淳的公鸭嗓门说出后,饶是在场的众大臣早有心理准备,也不由得吃了一惊。这些职衔从前乃是毛文龙的职衔,平辽总兵官是个临时加的虚衔,就好像之前李如松的平倭总兵官一样,在抗倭之战时,负责统领一切在朝鲜的明军水陆军马,等到抗倭之战结束后,这个职衔便会去掉。毛文龙死后,毛文龙的继任者一直都只是东江镇总兵职衔,现下平辽总兵官重现,显示着崇祯重新开始重视东江镇及朝鲜对后金之战的作用。

    加左都督衔、配将军印、赐尚方宝剑都是惯例,但后面的督军朝鲜,克日领军,奉绫阳君,还朝归政,这就是将朝鲜军事大权交给了郑冲。此外受蓟辽督师节制这也非常有意思,东江镇一直都是受登莱巡抚节制,而后登莱巡抚再由蓟辽督师节制。现下崇祯金口一开,郑冲这个平辽总兵官直接受蓟辽督师节制了,这意味着东江镇再也不受督师和巡抚两头节制。

    至于总兵以下武将可先斩后奏,这个权利也是很大的,不过这里面不包含文官,符合大明朝以文御武的治国精神。

    众大臣都是心头一凛,此前崇祯召郑冲入京面圣,大家都心知肚明,崇祯要重用郑冲,可想不到此刻崇祯将封赏说了之后,却时如此拔擢封赏,郑冲年不过二十一岁,官不过泉州守备,如今已经一跃成为大明一方军镇大员,而且官居武位一品!

    众大臣随即一想,郑冲这趟三战三捷的功劳并不亚于当年毛文龙在东江镇多年的功劳,歼敌数万,而且大多都有实打实的首级记功,这可是毛文龙报战功时没有的。而当时毛文龙也是从一介都司一跃成为总兵官,郑冲此等大功加封总兵官位,也说得过去。

    收复铁山、义州、宣川诸地,收复数座岛屿,收拢辽民守土,这也是实打实的功绩。最重要的是,如今东江镇有战兵近三万,而且很有可能从侧后直接威胁后金,郑氏水师北上支援之后,定然是以郑冲马首是瞻,因此郑冲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这般看来崇祯如此厚重的封官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过朝鲜大事还是该由文官来主导,虽然郑冲名义上是受蓟辽督师节制,蓟辽督师洪承畴是进士出身的文官,但洪承畴是坐镇宁锦一线的,与东江镇、朝鲜隔了很远,还是多有不便。因此温体仁等众大臣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在朝鲜应该加一位文官统领才是,这才符合大明以文御武的理念。

    正当温体仁踌躇是否要出班奏禀提醒时,崇祯轻咳一声后,曹化淳接着朗声道:“令兵部右侍郎邹维琏为朝鲜备胡经略,领朝鲜军务、政务、并领朝鲜督贡朝诸事!令御史吴麟征为朝鲜事赞画,辅助谋划,赞画戎机,监督诸部军马!令设东江镇知府之职,召吏部给事中陈启新出任东江镇知府!”

    温体仁等众大臣一听这才放下心来,看来崇祯果然还是没有放心将一地大事都交托给一位武将出身之人,文官的体面算是保住了。而且温体仁还是比较欣喜的,因为这个新设的东江镇知府虽然是个临时职衔,但受命出任这东江镇知府的吏部给事中陈启新却是自己的心腹,此前这陈启新帮着自己弹劾过不少人,是自己看中之人,也多次在崇祯面前举荐过,看来崇祯还真是记住了此人。如今让陈启新出任东江镇知府,意味着温体仁可以名正言顺的插手东江镇军政大事了。

    洪承畴面色如常,心头却微微有些苦笑,崇祯虽然看似给予自己和郑冲很大的职权,但无不处处都打下了伏笔和掣肘的人事,其实从骨子里,崇祯是防着他们这些带兵打仗之人的。洪承畴虽为蓟辽督师,但下面几个巡抚,许多将门都都不是好相与的,刹那间洪承畴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