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1章 侯公公千岁(第1/3页)  大明海图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东江镇明军每月饷银可是要比郑氏水军饷银低得太多了,郑氏水军人均每月饷银二两四钱银子,而东江镇明军人均每月饷银只有七钱银子,东江镇明军如今还有一万八千余人,欠饷银八个多月,便是差不多十万两银子。

    现下大明朝各地明军的饷银其实都不一样,而且兵种不同,饷银差距也十分巨大。郑氏水军毕竟是水军,也勉强算是技术兵种,而且算是郑家的军马,跟随郑芝龙多年,是以饷银极高。而东江镇自从毛文龙死后,朝廷重新核查战兵人数,又定下了饷银,是以才有这么一点。

    可就是这么点饷银,大明朝廷也拖欠了八个月之久,当中虽然有耿、孔二人反叛,导致海路断绝的原因在其中,但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大明朝没钱。

    欢呼声中,许多明军热泪盈眶,终于等到发饷的日子了,虽然他们故土难离,不愿离开辽东,乃是出于自愿,但得到朝廷发饷其实更是一种肯定,这种肯定代表着朝廷没有放弃辽东,他们这些从辽民中走出来的将士们就还有光复故土的希望!

    此时此刻,明军将士们对郑冲与侯隆充满了感激之情,这些不认识多少字甚至根本不识字的明军兵卒们,思想是极为朴素的,谁给他们发饷,他们就会心向着谁,不论这人是太监还是皇帝!

    “侯公公千岁!侯公公千岁!郑将军威武!郑将军威武!”当郑冲大手一挥,郑氏水军中数十名兵将抬上几口大箱子,打开来一看,里面都是白花花的银子时,台下明军将士们中不知是谁先开口呐喊起来,很快八千余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呐喊声响彻校场上空!

    听得侯公公千岁这一句时,侯隆半边身子都酥了,他从未受这么多人的欢呼,更没得到过这么多人的认可,作为一个为了生存,自断子孙的人来说,尊敬与尊严向来都是格外珍贵的!

    侯隆热泪盈眶,手脚激动之下,不由自主的发颤起来。郑冲见了后,皱了皱眉头,却在他耳边低声说道:“侯公公,被人喊做是千岁或是九千岁的,下场可都不太好啊。”

    郑冲一句话让侯隆从云端立刻跌入冰窟之内,差点身子一软,倒在将台上,郑冲一把扶住后道:“公公切记谨言慎行便是了,不可飘飘然,否则今后麻烦很大。”侯隆点头如小鸡啄米,原来受万人崇敬对他来说也是一件麻烦事啊。

    郑冲安慰了几句后,回到台前来,双手虚按几下,台下将士才渐渐停止了欢呼。郑冲朗声又道:“多的话我也不啰嗦了,稍后各军发饷!”

    言简意赅的话让明军将士们再次欢呼起来,将台上金日观等诸将都是一脸欣慰,困扰他们多时的军饷问题总算解决了,毕竟这些将士都是跟着他们出生入死的兄弟,平素没发饷时,他们都是靠平时的情义和一张老脸在安抚军心,现下发饷了,他们再也不用面对前来讨饷的士卒们,如何能不释怀?

    数内却只有沈志祥一人面色铁青,他没想到侯隆与郑冲会拿出十万两银子来发饷,见台下将士如此欢呼,沈志祥知道侯隆和郑冲两人在将士们心中已经树立起了人望来,想看的笑话没看到,反而见得两人在众将士面前大涨人望,沈志祥自然是开心不起来。

    很快将台下军中文书们张开十余张桌案,搬出名册、账簿,点算银两后,便开始发饷。皮岛明军各部按顺序上前领饷银,这一切都是金日观等诸将安排的,他们也想早些让麾下将士领到军饷。

    发饷按部就班的进行着,侯隆、郑冲则招呼诸将在将台之畔的营帐内商议起奏报军功之事来。

    没有了沈世魁出头,沈志祥孤掌难鸣,金日观等诸将对于郑冲一手分配的军功自然没什么异议。按照郑冲分配的军功,皮岛大部分将领都分配到了一百级首级到十级首级不等的军功。金日观麾下分得最多,共分得一千级的战功,因为一直与郑冲并肩作战的三千明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