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5章 高僧访红庙遗址(第1/3页)  第五任县委书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第五任县委书记最新章节!

    在红庙乡党委书记兼乡长穆千秋的引领下,我和常务副县长钱一兵、县委办公室主任王庭陪着省委办公厅副主任、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叶子奇、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金利群、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省佛教协会会长慧慈大和尚等人来到了红庙遗址。

    红庙残垣断壁,一片荒凉破败景象。

    我们站在大雄宝殿遗址上,穆书记做着详细的介绍。

    我们来到山顶上,穆书记指着山顶的两处遗址说:“这个是天池,那个是揽胜亭。”

    穆书记指着前面的湖泊说:“那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红庙湖。”

    穆书记说:“从山顶往下看,就是红庙,历史上,整个山的阳面都是红庙的范围,从红庙到红庙湖这一大片,就是红庙庙会建筑群。从隋唐到民国,红庙、红庙庙会和红庙湖,一直是方圆数百里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旅游中心,水运中心,宗教活动中心。”

    穆书记说:“红庙始建于隋朝,兴盛于唐朝,历史上多数时候,都是游人如织,香火鼎盛。根据史料记载,自唐朝以来,依托红庙的红庙庙会盛况空前,方圆数百里的人都来赶庙会,逛庙会。红庙庙会也是重要的产品集散地,虽然战难有所中断,但一直到民国时期,红庙庙会都是一个经济中心,文化中心。”

    穆书记说:“过大年,逛庙会已经成了传统习俗的一部分。用现在的话来说,是一块很好打,打的出,打的好,打的开,打的响的牌子。可惜这块牌子弄丢了。”

    穆书记说:“我们现在所有的努力,就是不仅要恢复历史鼎盛时期的荣光,而且还要创造更大的辉煌。”

    穆书记说:“我们想恢复重建历史上最为鼎盛时期的红庙,再现红庙的辉煌。我们还要围绕红庙,配套建设红庙仿古建筑群,加快治理红庙湖的步伐。我们的设想是,在十八个月内,同步完成红庙的恢复重建、红庙庙会仿古建筑群的建设和红庙湖的综合治理,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创造良好的条件。”

    穆书记说:“常书记请你们来的用意,就是想在省民宗委的支持下,请省佛协牵头,选派大德高僧,来主持红庙的恢复重建工作。”

    我看见一位法师拿着泛着金铜光泽的罗盘走来走去,东走西看。

    罗盘,又叫罗经仪,是用于风水探测的工具,主要由位于盘中央的磁针和一系列同心圆圈组成,每一个圆圈都代表着中国古人对于宇宙大系统中某一个层次信息的理解。

    中国古人认为,人的气场受宇宙的气场控制,人与宇宙和谐就是吉,人与宇宙不和谐就是凶。于是,他们凭着经验把宇宙中各个层次的信息,如天上的星宿、地上以五行为代表的万事万物、天干地支等,全部放在罗盘上。风水师则通过磁针的转动,寻找最适合特定人或特定事的方位或时间。尽管风水学中没有提到“磁场”的概念,但是罗盘上各圈层之间所讲究的方向、方位、间隔的配合,却暗含了“磁场”的规律。

    “建庙的资金如何解决?”金主任问。

    “不瞒各位领导说,我们县还是一个贫困县,我们乡农民的脱贫任务还没有完成,我们没有资金来恢复重建红庙。我们迫切希望省民宗委、省佛协给予大力支持。”穆书记说。

    我有些自嘲地说:“我们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啊。总想弯道超车,实现跨越,可总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啊。”

    省佛教协会秘书长董敬东说:“请你们稍等一下,我们要陪慧慈会长再到大雄宝殿遗址一带去看看。”

    慧慈会长、董秘书长、拿着罗盘的法师等人下山朝大雄宝殿遗址走去。

    叶主任说:“这里的空气真好啊,比我们省城强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