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九章 江湖纷争(第1/2页)  重入苍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重入苍茫最新章节!

    本门功法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篇,以增强体质,力量、速度等方面为侧重,加强针对膝、肘基础训练。正常人习惯以拳脚对敌,遇敌第一反应也是拳脚,而膝、肘只是辅助,本功法是以膝肘为主,故而要改变动作习惯就必须加强膝肘的基础训练,养成下意识的自然反应,这一过程较为漫长,也是不可逾越的基础。

    第二部分则是具体技法,图文并茂,图解一再强调,基础技法必须掌握但不要拘泥,应以此为基础,按个人条件自创适合于自己的技法,这也是刘龙在自创此功时体会,任何技法都不是一成不变,若想有成就,就要不断创新,因材施教,简单总结为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第三部分则是对于收徒及施教的一些心得,也是最为复杂的一部分,类似于日记,对于七个徒弟针对性的传授,也对两个徒弟未能出师的原因作了总结。主要总结要点如下:

    1.“本门技法善攻,易杀,受之人,品为重,不善、好斗者拒之。”

    2.“肢体、悟性大不同,不可一视同仁,扬其长、补其短。”

    3.“收徒7人,最长者随学8年,技法、要领烂熟于心,却无人能出吾之右,概其因,四肢皆全之人难发其精髓。”

    4.“途废之二人皆为意志不坚,本技不可取巧,惜二人之悟性。”

    刘龙在学堂学习时间较短,写的东西也是半白话文,但也较为易懂。这门功夫侧重于攻击,具有较强的杀伤力,收徒的时候一定要注重人品,心术不正、争抢好斗的人,不能收。不同人身体素质、个人悟性都有很大的差距,不能循规蹈矩的教学,要因材施教,取长补短。刘龙一共收了7个徒弟,最长的跟着他学习了8年,技法、技巧都已掌握,可就是不能超越他,总结原因是自己小时候留下的残疾症状适合于练这门技法,相反四肢健全的人倒很难将技法的威力发挥到极致。第4条谈到最后说道两个未能出师的徒弟以“取巧”带过,综合3.4来看,两人分析这两位师叔极有可能提出过收残疾人或是制造膝肘残疾孩子,以取事半功倍的效果。此种想法在现代绝对是骇人听闻的,但在乱世,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很有可能是基于这个原因,他将功法传给了生性平和的大师兄,并叮嘱相传弟子若是收徒年龄不可低于20岁。

    对于李东来说这绝对是一个门派的隐秘了,李东还年轻,他对江湖的了解仅限于上学时看过的武侠小说,刘万刚的故事对他来说简直就是摆在眼前的江湖,他甚至觉得刘董只是给他讲了一个故事,一个江湖的传说,但这个故事也未免太过真实,在这个热武器遍布全球的年代,居然还有工夫门派,还有技法传承,这仿佛给李东打开了一扇他从未了解过的大门,令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刘董,我很想知道,你们这个门派现在是什么情况。”

    刘万刚和安志忠对视一眼,叹了一口气,已经是下午了,餐厅大师傅恨有眼色的将食堂大门锁上了,并挂出了暂停营业的牌子,诺大的餐厅显得空荡荡的。

    “我们两个是在20多岁的时候拜的师,学艺六年,师傅一生未婚,一直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我这人爱好做买卖,走南闯北把功夫荒废了,倒是安师弟勤学不辍,近几年更是愈加精进。15年前,男派的师叔也不知道是通过什么手段找到了我师父,起初是要我师父开山立派,建立膝肘门,他联合其他两位师叔要将本门发扬光大,我师父考虑现今已不再是打打杀杀的社会,国家会保护公民的安全,再说本门技法攻击性强,杀伤力大,不适合大范围推广,所以没有同意。”

    安老接过话题。

    “几个老家伙联合起来压我师父,要么同意,要么把象征本门正宗的功法交给他们,他们自立山门,师傅自然不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