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9章 印度暴乱(第1/7页)  奥匈帝国再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898年2c3月,一批到印度旅游c度假的英国冒险者,在印度的一个寺庙中发现了大量的藏金c白银,然后通过非法手段,抢劫c搜刮走了大部分,收获丰厚。

    但却被有心人,主动捅了出去,上了不少国家报纸的头版头条,在世界各国引起轩然大波。

    印度地区的广大c富饶大家虽然知道一些,可以前没有具体的概念啊,那里只是英国的一个殖民地啊,原本大家并没关注太多。

    普通老百姓看个热闹,看过感慨感慨也就算了,但有心人就不同了啊,拉帮结伙的准备发发大财啊,亲戚c乡党c战友那是不一而足。

    印度的大部分民众也是火了,当地王公c领主也极度的不高兴了,印度信仰佛教的百姓居多,他们不少人都是倾家荡产的按时给寺庙捐款c捐物的。

    英国冒险者的这种抢劫行为,是对他们所长期信仰的宗教文化的一种荼毒,也是对当地王公c领主等贵族势力的不尊重。

    印度的民众还不知道,一些在欧洲地区混的不如意的c理论知识不强的考古学家们(盗墓者),也是准备蜂拥而动,想在其中分杯羹呢。

    印度许多地区的民众,通过游行c静坐等方式,希望给英国殖民政府施压c要求尊重信仰上的自由。

    可在大英帝国一些官僚们的心中,印度的土著们哪有申诉的权利和所谓的自由等,才懒得搭理他们的胡闹呢。

    “印度寺庙有大量藏金”的说法被英国人自己证实了,世界各国不怕死的冒险家c考古工作者们结伙蜂拥而动,向着古老的印度大陆汇集而去。

    这时英国政府高层也是矛盾啊,他们始终在想,印度的这些寺庙到底有多少黄金呢?值不值得派兵全力去保护呢?多的话,是不是自己也应该去搜刮一番呢?

    根据他们平时的了解,他们当然知道,不少是肯定的,但“不少”到底是多少呢?不由得他们不猜想啊。

    几吨c几十吨c几百吨,都可谓是不少啊,那可是亮铮铮的黄金,如果他们知道有几千吨的话,估计英国高层就不会如此的犹豫了,要抢也得是他们抢啊。

    后世这些英国统治者,多搜刮了印度人民数十年之久,还给印度的各地寺庙留下了超过3500吨以上的黄金,白银等那更是巨多。

    印度的土著王公c贵族手里,更是悄悄存下了上万吨的黄金,珠宝c白银等其他的还不算,可见印度地区的富饶。

    当然现在的大清帝国也是雷同,一样的富饶,毕竟没有不断的战败,被众多的世界列强国家往死里搜刮c抢劫,财富比历史同期多了远超三倍不止。

    假如没有太平天国运动的话,大清帝国的财富那会更多出许多,如传闻中的“石达开宝藏”就是一笔大数字,更别提湘军南京大屠杀等,彻底不知所踪的巨额民间财富了。

    张祥知道这个事情时,他还是奥匈帝国海外州的总督c山高皇帝远,他当然不会放过这种发财的机会了,专门召集身边的,心腹卫士负责人们开会c研究。

    讨论如何也去悄悄沾沾光,给大家发份厚厚的福利,不能亏待了身边人不是。

    以张祥现在的身家c拥有的海量财富,已经看不上这笔巨大财富了,根本没想着从中分润利润,只是要求大家认真c谨慎对待,都顺利的活着回来。

    最后大家决定,派出一支不超过30人的精锐小分队,代表大家伙去,自己也就懒得去直接打劫寺庙c王公等了,直接找机会抢敌对国家组织的就可以了。

    黑吃黑才来钱更快,不会形成心里的阴影,而且风险相对更小,平时只要暗地里盯着那些传言最多的寺庙和出入境人员就可以了。

    于是这个30人的精干小队,通过层层选拔,携带着各种先进的特战武器装备就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