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1章 分裂(第1/5页)  奥匈帝国再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894年2月,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在回冬宫的路上再次遭遇刺杀,刺客虽没有刺杀成功,被禁卫军侍卫迅速击毙。

    但亚历山大三世在寒冷的冬季再次受风,引发严重病症,沙皇俄国大好的局面一下尽皆断送。

    沙皇病倒后,原本各地支持沙皇政府的大量驻军军官,又开始蛇鼠两头了,他们恢复了光荣传统,大肆敛财c克扣军饷c接受俄联邦合纵国政府的贿赂,把地方军队弄的乌烟瘴气,战斗力锐减。

    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赶到冬宫,看到躺在巨大床榻上半身不遂c口眼歪斜的父亲时,心中那是非常的愤怒啊。

    他知道父亲亚历山大三世,很重视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大规模的工业化进程,可哪想到为了回来开次会,弄出这种事情。

    亚历山大三世可以说是罗曼诺夫王朝,最关心经济发展和工业发展的沙皇,毕竟他曾在维也纳常住过一段时间,对奥匈帝国的经济发展有较深的研究。

    原来亚历山大三世被手下贵族们和政客们联手钳制了,现在他可按照自己的规划与想法发展国家的经济了,但身体的不争气让他懊恼不已啊。

    这次儿子尼古拉,在德国高价购置了许多的精密加工工具,亚历山大三世深怕政府方面重视度不够,所以回来给他们敲敲警钟,听听他们的发展计划。

    毕竟沙皇俄国现政府,对如何发展国有经济,还处于初步摸索阶段,思路更多的来自于德国c奥匈帝国的一些国有企业模式。

    年轻时代的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因为身体虚弱c优柔寡断,没有博得亚历山大三世的欢心。

    亚历山大三世,甚至没有认真考虑让他来继承自己的皇位。然而,尼古拉毕竟受过严格的良好教育,他会说一口流利的德语c英语和法语,也受过一定的军事训练。

    亚历山大三世的重要谋臣c东正教事务总管理局局长,颇别多诺斯柴夫是尼古拉的私人教师,对尼古拉的思想有很大影响。

    慢慢的,接触时间久了,亚历山大三世发现尼古拉这个儿子还是非常优秀的,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c眼光也看的长远,所以上次出现危机,沙皇首先考虑的就是保住他。

    现在对于亚历山大三世而言,尼古拉是继位者唯一的选择了,毕竟他曾以为非常优秀的弟弟背叛了他,而且已经被政党派杀死了。

    子女中,尼古拉是长子,而且相比之下确实是最优秀的,所以趁着自己还有那么一丝威慑力,提前将尼古拉先扶上位是他的责任。

    同时,他也希望儿子能把他的一些思想贯彻执行下去,把罗曼诺夫王朝和家族延续下去,最起码得把家族延续下去啊。所以他得提前布局,为儿子登基继位打好基础。

    毕竟俄国内部的阶级矛盾早就日趋激化,除了农民反对地主的斗争外,还出现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

    至于部分大贵族c资产阶级,从没安生过,他是真的被这些人收拾疼了,现在也是不遗余力的在针对资产阶级,收拾起来异常的利索。

    本来这次是个不错的机会,可堂堂正正的解决不少问题,哪想到自己的身体不争气啊,就这么倒下了。

    新皇继位,各地的牛鬼蛇神们肯定会窜出来争权夺利,许多事就不得不暂时搁置了,可那些野心家不会给新皇那么多准备时间的,何况还有外国势力的干涉和捣蛋。

    亚历山大三世早就意识到,奥匈帝国的一些策略是对的,有钱大家一起挣,广大的群众基础是维护皇权的根本,吃喝什么的都是扯蛋,还得有一个较长远的规划。

    亚历山大三世想儿子娶一位英国的公主,以后多少能帮助家族的延续,但他的这个身体不见得能撑到那个时候啊,也不知这小子能不能听话。

    沙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