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章 殖民地交换(第1/4页)  奥匈帝国再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美国c法国c俄国等国媒体,还在猜想事情的来龙去脉的第三天,在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着这件事情的时候,他们在这天终于等来了最准确的消息之一。

    《泰晤士报》是英国政府的御用报纸之一,它的消息来源或者是信息准确度都非常高,是代表着政府高层的大多数观点,甚至是直接发布的官方消息。

    “1893年1月17日,大英帝国和西班牙王国,已经就殖民地置换达成了协议。大英帝国将会以南太平洋岛屿新西兰岛作为代价交换西班牙王国的以古巴为首的西班牙加勒比海殖民地。”

    “西班牙帝国还将会以关岛作为代价,交换大英帝国支持其控制非洲的殖民地摩洛哥地区。经两国上院和下院同意,等两国国王正式签字之后将会正式执行。”

    这样的一个消息,顿时像龙卷风一样,不止在英c西两国各界引起了巨大的争论。就算是在欧洲的其他国家,甚至美洲大陆都开始了大争论。

    每个国家政府高层c民间的观点都不一样,这当然是因为所处的位置c牵涉到的利益,决定了他们不同的观点。

    美国《纽约时报》:

    “西班牙王国和大英帝国的殖民地置换,已经引起了包括古巴在内美洲国家c地区的严重不满。特别是古巴当地人,已经更加的加大了抗议活动。”

    “不知道两国这次的举动,是否会引起更大的平民抗议浪潮呢?我们将拭目以待,给予公正的报导。”

    《洛杉矶时报》则将这两笔交易,形容为“两个壮汉抢劫后的分赃”,对非洲的摩洛哥人民给予口头支援,严厉批评英c西两国不顾其他国家的民意,侵略其他国家的强盗理论。

    《华盛期刊》则说,“这是英国政府妄图在美国的脖子上套条锁链,目的是针对美国的民主与自由。”

    “英国高层的政策和做法对于爱好自由c民主c和平的美利坚人民是不公正的c歧视的,美国人民不会屈服英国政府的淫威。”

    法国《费解罗报》是这样评论的。

    “西班牙王国和大英帝国这次的举动,让人们看到了每个国家都有着不同的利益,各取所需。”

    “或许,法兰西为了自己,也为了世界少一些冲突,也可以进行类似的交易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手段。”

    而《巴黎早报》则批评两国:

    “瓜分非洲的摩洛哥利益是不应该的,法兰西早在摩洛哥问题上有自己的利益和政治诉求,警告西班牙政府不要肆意妄为,破坏世界和平。”

    沙俄帝国的《沙俄之音》强调了好处的缘由。

    “国家的利益决定一切,这次英c西两国的举动虽然有些突然,可是却也在情理之中,或许这真的是打开殖民地良好统治的一扇窗户也说不定”。

    俄国媒体反对的声音也有,但还算理智,强调了英国将更加强大,是俄国的强劲对手与威胁,但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军等等。

    德意志帝国作为一个殖民帝国,他的媒体还是站在政府和自己的利益点上,语气上还是非常赞同这次的交易的。

    毕竟四方刚刚暗地结盟,挺盟友是必需的啊。对于西班牙王国和大英帝国的交易,这次的德意志媒体当然没有忘记去正面报道了。

    奥匈帝国的《维也纳日报》c《布达佩斯早报》等也对这笔交易表示了赞同,诉说了古巴国内混乱的社会秩序,许多地区百姓灾难般的生活条件。

    总结为都是因为部分野心家,妄图获得权利c利益,不顾广大人民的死活,和外国反动势力勾结造成的。

    也说道:

    “现在的西班牙帝国,已经不是当初的欧洲雄狮了,虽不能用日落西山来形容,但相比之下落魄是不会错的。古巴的这种随时可能发生暴乱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