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章 武器走私(第1/6页)  奥匈帝国再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离开的张祥,心里那个郁闷劲就甭提了,军工厂能有什么可看的,无烟火药没发明出来的年代(1884年,法国化学家c工程师p·维埃利制成了世界上第一种无烟火药),现在再先进的武器将来也得面临淘汰,现在也就是解决下就业问题c卖点钱就算了。

    以现在奥匈帝国两大兵工厂的生产能力,不乱扩大产能的情况下,光大清帝国的订单就足够消化掉3年以上了,着急个什么劲啊。

    何况还有国内军队的日常消耗,装备弥补问题呢。幸好张祥本人认为倒是可以趁着这个机会,远离皇帝大伯咋咋呼呼到是不错。

    今后的世界武器市场,倒是可以好好规划规划,日后换装的装备也得考虑出路,总不能当废铁卖掉了吧,而且可以考虑倒卖武器当个军火商啊。

    比如德国的毛瑟步枪表现就非常不错,当当二道贩子也是能赚大钱的吗?

    往哪销售呢?那简单啊,非洲c亚洲c南美啊,这个年代的非洲c亚洲还是有不少独立c半独立国家的。

    虽然他们中的一些很快将被英c法等国吃掉,但经过徳c奥武器加强的他们,也许可以创造奇迹呢?

    至于中间的黄金c白银c珠宝c钻石等当然都是添头了,亏损的买卖谁会去干啊。

    投入与收获不配比的事,干的人肯定少啊,德国人怕让法国人回忆起那段痛苦的往事,尽量和平解决殖民地争端和扩张问题,少惹麻烦,但张祥这货可不怕c没那么多顾虑啊。

    你说为什么,其实张祥认为一战的德国之所以失败,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就是准备不足c决策层失误。

    比如情报机关,就是严重的失职。没有完善的敌后渗透计划,粮食c饲料等大宗物品,近乎全部是战争开始后由国内开始运输,那不是自己找罪受吗?

    那个时候光运兵力和武器弹药等就吃力至极了好吧,根本没考虑周全啊。

    还有对英c法情报机构c特工人员的无力表现。对方的渗透都可谓玩出花来了,收买德国国社党c军队高层,这帮人还真的叛国成功,前线军人没败,后方败了。

    至于总能获得什么密码啊c影响产品质量c数量啊,那水平确实值得学习c借鉴和防备。

    你说如果一战前德国的间谍早早顺利进入法国c比利时。沿着德军预备突击线路,提前在附近城镇准备大量的粮食c饲料c马车等大宗物资可能失败吗?

    更别提,提前勾勒出法国城镇和商人c农夫的粮库c油库等,那德国的后勤压力能小多少啊,开局阶段至于那么狼狈吗?

    这些敌后人员还可根据情况,要么在合适的时候破坏铁路c公路c桥梁等战略设施,打乱英法联军的战略机动。

    要么退入敌国大后方,鼓吹c宣传点破坏战争的话语,让法国的工人阶级早点行动起来,反对战争c反对现政府,反正打赢了对于军人也没什么荣耀,那一战的结果有很大可能更改。

    要知道法国现在可是没有国王的,士兵再勇猛,也不会得到应得的社会地位和奖励的,死了c残疾了家人就没有生活保障了,有几个真正愿意悍勇作战,无畏死战的啊。

    如果战争不是发生在法国的领土上,他们会这么拼命吗?真的当广大老百姓脑袋不好使啊。

    这时即使有英国的陆军全力帮忙,也不存在影响西线大局的问题啊,大多数英国老百姓也不希望打仗的。

    毕竟这个年代英国百姓的收入水平是全世界相对最高的,人均收入c消费能力超出美国20以上。当然一战开始后,美国工人工资水平上涨100,英国的工人就郁闷死了。

    东线方向更加方便,虽然敌人同样强大至极,但无论是俄国还是意大利,德国c奥匈帝国只要够重视,可操作空间都很大,尤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