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章 发展(一)(第1/5页)  奥匈帝国再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877年2月底,卡尔·路德维希大公结束了对班斯卡·什佳夫尼察的视察。心满意足的回到帝国中枢维也纳,向自己老爸和大哥汇报一些该汇报的详细事情去了。

    钱景一片大好,让其心情自然愉悦。而且看到好动的臭小子,总是无奈c羡慕的看着自己经常去骑马c打猎,而他自己只能干瞪眼没法。让他的心情更显放松和开心。

    当然正事也没有忘记,尤其向自己老爹汇报的非常详细,说了不少当时混小子的原话,让弗朗茨·卡尔大公也是有点傻眼c为此头疼不已。

    但心底那是异常欣慰,只要这混小子顺利成长起来,家族需要的锋利尖刀就有了啊。一些暗处的c需要去强力解决的问题c事件,就能够实施了啊。

    大公跟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皇帝陛下,汇报的也非常详细,但主要部分放到了家族财政来源的拓展问题上。

    二人一番商量,皇帝陛下面对不用投资,得到三分之一的私人股份,和未来巨大的收益预期。当然不会拒绝了,甚至大力推动这次卡尔·路德维希大公的对外出访事宜。

    于是三月底,卡尔·路德维希大公代表奥匈帝国皇室,携夫人开始了荷兰c西班牙c葡萄牙的三国友好访问之旅。

    成果据说显著,签署了一大堆合作备忘录,从军事上到经济上,涵盖广泛,达到了张祥当初怂恿父亲的预期效果。

    随着2月底,氰化法提金工艺最终定型,冶炼厂开始了规模化的悄悄炼金。因有新型提金工艺,别的企业不收的尾矿,他这里大规模低价收购,使得原材料滚滚而来,生产提炼不再受外部限制。

    其他冶炼厂的收购c重组工作,也加快了步法。随着几个中小冶炼厂的合并c重组成功,一个巨大的冶炼集团开始在班斯卡·什佳夫尼察出现。

    当然开始的冶炼,主要针对的还只是单独的金矿和铜矿,但其规模已经占到了班斯卡·什佳夫尼察实际冶金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利润率上更是天差地别。

    随着冶炼厂收购,一起购入和划拉进来的,还有大量的各厂废矿渣和下面的土地,其中不少土地都是用一层层矿渣堆积而成,无数年沉淀积累而成。

    就原来的冶炼提纯水平,根本无法将其中的矿物质大部分提炼出,现在有了高效的氰化法提金工艺,仅那些废矿渣的再次提炼利润,就远超所有的购置成本了,张祥父子这次可算是已经大赚特赚了。

    仅三月份,利用废矿渣他那个中型冶炼厂,就产出黄金80多公斤,换算成金塔勒(1国王塔勒含金量大约是4克不到),那可就是20000元。

    换算成银塔勒,那可就是80000元(相当于现在的1500万元人民币),换算成英镑,大概也有11000英镑(一英镑的含金量是732238克)。

    四月份达到90公斤,利润率已经高达60左右,然后基本稳定下来,每月产95公斤左右黄金,利润率在60以上。这还是在相当一部分员工,享受超额保密津贴的情况之下带来的利润率。

    四月底,新组建的大型冶炼厂,完成基本的设备技术改进升级,人员培训也已基本完成,开始逐渐的利用废矿渣进行试生产。

    五月份单金矿部分,就产出黄金570公斤,六月份后稳定在600公斤左右,利润率达到了70以上。这还是利用废矿渣带来的效益,如果是真正的金矿石,那无疑会高出许多的。

    随着两个冶炼厂开始带来巨额利润,三月份时,水泥厂的技术改进工作也全面铺开。

    为不影响水泥的正常生产,只能在研制成功后,追加一条生产线,投入虽然加大了,但一旦成功,利润率将成倍增加。

    水泥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古罗马人在建筑中使用的石灰与火山灰的混合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