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八节、富国才强兵(第3/4页)  擎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样出身江南的儒士,这番变动当真让很多人看得大跌眼镜。等姜田一行人重新回到北京城之后,面对的就是经历过一番权利交替的朝廷,而南边的民乱嘛那已经成了街头巷尾的一个笑话。

    就在朝堂上进行权利斗争的时候,南边出事的那几个省份以一种国人从没有想到过的方法结束了动乱,试问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史称皇帝以来,有谁见过地主们集体举家逃离自己老家的?又有谁见过百姓们敲锣打鼓欢迎王师到自己家里斗地主的?恐怕更没有谁见过军队不来自己村子就哭天抢地闹着要上吊自杀的吧?这种看似错乱其实却有着深刻道理的事情就在这几个省份上演了,也是中国现如今轰轰烈烈的改革运动中意想不到的结果。其他地方的地主士绅们虽然战战兢兢的想要封锁消息,可是军队系统并没有闲着,虽然还没有接到命令要将土改扩展到全国,却实打实的通过军队的消息网将这个爆炸性的新闻传播得到处都是,至于那些地主们的小心思,现在已经没人关心了,以至于他们看着曾经瞧不起的下人c佃户们,都觉得对方的眼神中有种噬人的光芒,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下乡清查土地的工作组都没有受到任何阻力,也没人敢随意的收取地主们的贿赂,因为村子中的那些自耕农与佃户们都在眼巴巴的看着那些暂时不属于自己的土地,谁要是不识时务虚报田亩,并且让当地驻军得到了消息,那下回来的可就是军队的土改工作组了。

    土改的锋芒扫过江南各省的时候,张韬感觉自己从没有这么神清气爽过,就算坐在金銮殿上朝议事都没有以前的疲劳感觉。尤其是看到姜田那半死不活的表情时就更是开心:“贤弟此次公干辛苦了,听说新军舰的性能还不错?”

    满朝文武看着这师兄弟俩人的心情很复杂,虽然他们都属于改革派,但是姜田明显没有张韬那么激进,现在很多人都在想,也许就是姜田曾经读过圣贤书,所以才不像张皇帝那样急功近利,可惜很多人一开始还将他视为死敌,现在才知道如果没有这么个可以劝谏的人在朝中,那么午门外尚未干涸的血迹就还会增加新的血液,只是不知道下次轮到谁这么倒霉了。

    事已至此,姜田也知道没有办法在阻止可能出现的经济危机了,所以当务之急就是如何补救且建立起新的商业体系:“启禀陛下,微臣幸不辱命,新舰虽说尚未达到理想状态,但靖海级护卫舰若是大规模建造,二十年内将无可匹敌!”

    听姜田这么一说,大殿之中议论之声四起,海军军官则一个个挺直了腰杆,甭管政治上怎么内斗,反正这姜大人就是他们的主心骨兼最大的靠山,就算哪个势力要和姜大人为难,海军都第一个不答应。张韬早就看过了那场演习的报告,他虽然不懂海军,但是也知道对于一群仅仅训练了不到一个月的水兵,仅凭一艘战舰就能取得那样的成绩,除了姜田指挥上没有犯错之外,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武器的性能了。别看他一直坚信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是人,但武器如果差太多,就好比给你一把龙泉宝剑让你去进攻一辆坦克,那么再勇敢也没什么用处,除非是坦克兵睡着了。

    “贤弟果然乃是军工的擎天一柱,也不枉费朕当初将你绑了回来。不过贤弟怎么说是二十年内无敌手?”张韬依然是那么的和颜悦色,可是他心里开始觉得姜田是要夸大其词的要军费了。

    姜田叹了口气,然后朝着张韬深深的一揖:“想必陛下也知道,一国的军队建设,取决于该国的经济水平与现实需要,目前我国的主要目标是称霸近海并收回故土,所以仅凭靖海级护卫舰是可以胜任这个工作的,但是当我们的完成了以上的目标时,将会继续想深海挺近,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海军必然会成为维护海外利益的急先锋,届时仅凭靖海级将无法守护远洋贸易航线,面对与我们有经济利益冲突的西欧各国,咱们海军的数量与质量都将不复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