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七节、风高放火天(第2/4页)  擎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却立马换上了自豪的表情:“依我看此物才算是未来海战的趋势!”

    随着姜田的话音刚落,一直站在岗位上的武器操作员立马动手,打开了一个隐藏在船头的盖板之后,几人合力将一个带铁质护盾的武器平台装在了基座上,又从另一个盖板下面抽出了两样主要作战武器,一个是改良版的大口径迅雷铳,另一个就是姜田发明的金属火箭。这个带护盾的铁架子被设计成了一种通用平台,无论是装配六管的迅雷铳,还是架上各种口径的火箭,都能很好的进行三百六十度射击,而且由于采用了快速拆卸设计,武器的更换很容易,护盾则是使用五毫米厚的镀锌钢板,而且表面还刷了厚厚的漆,只要不是被敌人的火炮击中,这个厚度的钢板已经能抵挡大多数的伤害了。

    为了演示性能,在姜田的授意下水兵对着远处的海面先是放了一阵迅雷铳,六管的火枪依次射击在海面上激起一阵阵水花,六枪打光之后,副手马上就更换了一个满弹的新枪,而武器舱里常备十个这种六管火铳,打光的枪管也没闲着,在其他水手将其卸下之后,马上对其进行复装作业,理论上只要人员没有出现死伤,就可以连续不断的开火。姜田也曾想过换成管风琴枪那种更多管的设计,可是一来库存有大量前明时期制造的迅雷铳,二来对于中国水兵来说多管弹盘过于沉重,在快速机动的战舰上,也未必能抱着沉重的弹盘准确复装,所以就退而求其次的改用迅雷铳了,好在就这种火力已经可以秒杀东亚海面上的一切对手。

    至于火箭发射架才是姜田精心设计的重点,一个由铁条打造的架子,可以装载四枚标准的七十毫米单兵火箭,该发射架既可以单发射击也可以连射,弹头目前有纵火弹与杀爆弹两种可选,一般来说在中等距离接敌的时候可以采用两枚纵火弹与两枚杀爆弹的配置,近距离短兵相接,则可以采用一枚纵火弹与三枚杀爆弹的组合,反正火箭都存在甲板下的水护套弹药箱里,怎么搭配使用全凭自愿。

    李修远眼看着三百米外的海面上被火箭点燃,特殊配比的纵火剂能在水面上燃烧,至于那四散的弹片所迸溅出的水花,则让海面上犹如开锅一般。别说是他这个没见过新武器的外行,就算是研究院里那些知道武器参数的研究员们都被这震撼的景象吓的不轻,难怪姜田会认为有了这种武器就基本上统治海面了,在一个炮击要靠近到脸对脸才能打准的时代,三百米外飞来成群的火箭,这足以摧垮一切坚强的海军。刘宝铠作为见过陆军火箭打靶的人,见过动辄上百枚火箭齐发,自然不会被这种小打小闹的场面吓住,但是他却越发觉得自己应该改行进入海军,不为别的,就为了自己可以开着先进的军舰欺负海上所有的敌人,这种虐人的快感可绝不是一般的享受。

    见识了靖海号的这些先进之处,李修远开始为了姜田此行的目的发愁了,因为他接到的命令是配合靖海号进行一场模拟的海战,也就是俗称的演习。原本命令之中并没有强令他出多少战船采用什么战术,所以他虽然见过一号舰一次,也知道对方机动性远在自己之上,但是如果凭借着人多势众,由自己的旗舰坐镇,一帮苍山c蜈蚣之类的小船划桨高速靠近,然后采用对付洋夷屡试不爽纵火战术,应该还是有一战之力。可是当他看见此船不仅火炮众多(相对于中国战舰来说),船头和船尾还各有一个对付小船简直丧心病狂的活动炮台,他不得不思索着怎么才能扭转颓势。

    所以在说了一大堆奉承话之后,他将姜田等人请进了威海卫,接风洗尘等应有的套路自然是少不了,而背地里他却和自己的一帮手下通宵的研究战略战术。姜田也猜得出他那点小心思,再说许多研究员都处于晕船状态,为了能更好的纪录船只数据,他也乐得多休息几天。他们俩虽然是很默契的高挂免战牌,可是张环却等不及了,他早就想看到这艘战舰与传统军舰的区别,更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