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四节、成败亦萧萧(第2/4页)  擎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吴远一听就知道自己该选边站队了,本来就是帝党的他自然赶紧表忠心:“跟您学了这些时日,虽然多有不解之处,但是也知这科学乃富国强民之术,自然是支持的。可是毕竟此乃千古未有之变,若ca一之过急恐生变数。”

    宋脀也马上表态:“正如吴兄所言,我宋家因受陛下赏识方有今日,中原北伐也盖因冶炼技术的飞越方能事半功倍,所以世人无不清楚科学的重要。只是这天下的读书人能有这种见识的毕竟微少,真要是激起这帮人闹腾,可不是一城一地之乱。”

    唯独在这时候,本应是儒生代言人的田虚海闭口不言。他不说话不代表姜田不知道他心里想什么,这小子学了些日子,知道科学究竟有着多大的威力,若说儒家思想教做人处事,那科学就是拆解万物构成剖析宇宙乾坤。本来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但是因为儒家思想在千百年来被各代君王夹带了不少私货,早就和本源的儒家分道扬镳,所以根本的冲突是科学动摇了君权神授c同时否定了出身阶级。既然连君权都能被否定,那么依附于此的地主c文官集团自然也就失去了统治的合法性。常言道阻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这么一看可不就成了你死我活的斗争了嘛!

    历史上中国完成这场转变完全是建立在极为血腥动荡的战争之上,同时还伴随着外敌的掠夺与杀戮,使得全民族统一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并一致支持发展科学技术,这才有了后来的复兴,但是那之前从1840年算起的一百多年间,中国因为社会动荡和战争而死亡的人数保守估计也有一个亿!放在这个时代,在一个普遍认为科学就是另一种炼丹术的环境下,如何能让民众转而支持科学呢?再说这件事本身也是在削弱皇权,那么现在还算理智的张韬会不会在晚年后悔这个决定,而走向封杀科学的极端道路?就好像康熙明明拥有大学本科的知识水平,却又禁止科学在民间传播是一个道理。这个可能很高。

    想到这里,姜田有点明白这些人来此的目的了,很明显的在这些真正属于这个时空的人眼中,皇帝的改革虽然可以理解,却显得ca一之过急。不仅如此还有可能布某些先人的后尘落个身败名裂加人亡政息。那么这些本来就将利益捆绑在皇权上的人们来说,如何避免这种可以预见的悲剧结局?去说服皇帝显然是不可能的,这位爷不仅驱除鞑虏而且作风硬派,更是深知朝廷百官的那点小心思,一切都跟前朝的朱洪武不相上下,更要命的是他比朱元璋有文化。还掌握着奇怪的科学知识,更是完全不将儒家放在眼里,你说这么一个无处下嘴的人物,可教那些自诩聪明的文官们该怎么办?所以有些人只好另辟蹊径的想到了从姜田这里寻找突破口。

    姜田放下手中的茶盏,然后很平静的向他们说:“这样,时间也不早了,咱们先吃一顿便饭,然后我再和你们好好聊聊。”

    这顿饭是名符其实的便饭,在很多人看来一品钦差回府的接风宴,就算不铺张浪费一番,至少也要摆上一桌酒席?可是当这几个人落座之后才发现,除了标准的四菜一汤之外,就是临时添加了几样下酒小菜而已。这还是因为有客人到访,为了不显得过于寒酸才摆上来凑数的。也正是因为他们这几个不速之客,所以原先设想的团员饭算是吃不成了,也不知多少姑娘在心中愤恨他们不懂礼数。

    饭桌上他们究竟说了什么这没人知道,因为姜田不让任何人接近,很多人只能从四个纨绔离开时复杂的表情推断,这件事似乎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虽说皇帝对于这个师弟也算是宠信有加,但是毕竟这场关乎未来政治格局的博弈并没有姜田参与其中,也就是说皇帝没打算让他成为冲锋陷阵的马前卒。再者这姜田更是天下驰名的新学大家,自打他出山为官以来,科学院的研究成果便迎来了一番爆炸性的增长,许多困扰多年的疑难问题在人家眼中简直就是幼稚的可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