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54章 不讲理(第2/2页)  撞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如此,每逢‘上梁’都要举行仪式,而在整个上梁仪式中,又都是围绕着‘正梁’进行的。

    说到‘正梁’,这里面又分很多种,普通民用住房,一般只有一根梁,被称为‘正梁’。而一些宫殿寺庙,却有大大小小的数十根梁,那些梁按照所属作用不一样,又分了好几种。

    其中一种是柱梁,起支撑作用,一般立在门口、屋中的位置。还有一种是栋梁,也是起支撑作用,分布房屋墙壁内,也有脊檩之称。

    最后一种是檩,起平衡的作用,架在梁头的位置。根据梁头所在的位置不同,叫法也不同,如在屋檐边,则称为檐檩,在正梁附近,则叫脊檩。

    而农村盖房子,只有一根正梁,仪式也简单很多,先是精心选梁,这选梁看经济条件,家境好的,一般是用檀香木,这种木材坚固、防虫、奇香,再配上熏香,能让房内常年香气怡人,古时候的皇宫,用的就是檀香木做正梁。

    家境不好的,只能采用杉木,这种木头经济实惠,树形长且直,大多数家庭都是采用这种木材做正梁。

    当然,这选梁是主家自家的事,也不值得多说,真正值得说的是上梁的仪式。仪式必须得由懂点偏门的师傅来做。说白了只有懂点偏门东西,才能更好的跟土地爷打好关系。

    但懂偏门的师傅数量越来越少,所以一些东家实在找不着师傅,只能找一些建房的老师傅来做,甚至演变到现在,就连一些瓦匠也能干这活了。

    还有,现在的房屋基本上都是整体结构了,连上梁这个动作都省了下来,不过上梁的仪式却保存至今。

    众所周知,中国幅员辽阔,也是人口大国,民族众多,所以各地习俗有所不同,有十里不同俗的说法。但在上梁这个仪式中,各族都十分重视,整个过程大致上分五步,祭梁、上梁、接包、抛梁、伺匠。

    这五个步骤,即便到了今日,无论是大城市,还是乡村,都还能看到一些影子。

    当然,这些知识并不是我无师自学,而是今天早上来镇头村的路上,大眼告诉我的。

    我拉了拉大眼的,笑着说:“大眼,我看现在只有一个办法了,那就是你给钱志国上词梁,亲自上去体验一把。”

    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