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5章 确认打样(第1/2页)  上海繁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有了这个无意间认识的潮州人肖总的帮助,王一元他们一行考察骨质瓷工厂的事情一下子豁然开朗,变得顺利了很多。

    接下来大概用了三天的时间,三个人马不停蹄的大概参观了十五六家工厂。这些工厂,大的是非常大的大,小的却又是非常的小。

    连王一元也绝对没有想到过,这些生产高档骨质瓷的小厂,竟然能小到如此的程度。正如肖总所言,这些工厂不管是场地,环境,设施等等的简陋和凑合程度,简直是没法想象。

    肖总解释说,在唐山生产骨质瓷,基本上已经没有多少门槛。只要是有那么一两万块钱,自己会做,或者是请上一两个工人,随便找一个只要有动力电的地方,安上一个两个电窑,就可以开张生产了。

    不过给王一元总体的印象和感觉,很可能还是经融危机的影响没有过去,绝大部分的工厂,都有相当部分的产能闲置。明显的从这些工厂的现场就可以看出来,现在唐山的骨质瓷行业很不景气。

    王一元留了一个心眼。他在肖总的指点下,把腰盘样品后面的航空公司标识给擦掉了。其次是每到一个工厂,他们只询价和看现场,并不一定说要生产,自然也不会说要采购多少的数量。

    肖总说,这样更加简单一些。到时候找花纸厂再把标识印刷出来,直接送到烤花的地方,再烤花包装,然后就可以找物流公司给拉到上海了,这样省得他们去猜测这个最终的客户,也没有什么多余的事情。

    这天下午,肖总刚好要去栗园的一家骨质瓷厂送支架,王一元他们便坐了他的货车,一道前往。

    要去的这个叫栗园的地方,路途和缸窑路很远,路还特别的不好走。货车大概开了有一个多小时,经过一个叫做开滦煤矿荆各庄矿的地方,再往前,一直到王一元看见有五个大大的喷云吐雾大烟窗的地方。

    肖总说,快到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大烟窗那里是陡河发电厂,有八个发电机组,是全国最大的火力发电厂之一,主要就是给北京供应电力的。

    他说,因为陡河发电厂在这里的便利,所以栗园这边的陶瓷厂,特别是一些使用电窑的小型陶瓷工厂特别的多。

    这家陶瓷厂道路非常的难走。过了大马路,再穿过一个立交桥洞,沿着一大片的玉米地边沿开进去很远才最终到达。不过工厂规模倒是还可以,占地面积很大,里面的机器设备也比较齐全。

    老板姓陈,陈总六十多岁,个比较矮小。给人印象特别深刻的是这个人的头发。陈总头上的头发其实已经不多,典型的地中海形状。剩下的那些留的很长,形成一个条状,人为的使他们顽强的趴在前额上。

    但是在走路或者是头转动的时候,这些头发就总是滑下来。一滑下来,陈总就摸摸头,又把它给捋到原来的位置。这样反反复复,显得很是滑稽。

    看工厂的时候,陈总自我介绍说,他是原来唐山陶瓷公司五瓷厂的工人,后来工厂改制,就回来自己老家自建了这家陶瓷厂,这片地原先就是他家的自留地。

    肖总笑道,呵呵,这样就把房租的钱盖了房子,陈总省了好多钱的。

    陈总说,肖总说的没错。这些省下来的钱,一方面用于公司的发展,不断的添置机器设备,然后把相当的一部分又回馈给客户,所以我们工厂的骨质瓷,价廉物美,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大家都比较喜欢过来买我陶瓷的。

    王一元和他一番交谈后,觉得老陈人比较实在,看上去也让人觉得比较放心,于是就有意把大的腰盘留在他这里打样生产。美中不足的是,他们工厂只生产白瓷,不做烤花。

    陈总算出来的价格,果然比其他工厂大概每一个要便宜一毛五分。王一元心里想,这就算是不少的了,以后量一起来,还是比较有赚头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