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章 交大教授老谢(第2/3页)  上海繁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他熟悉宁波车站的状况,不得已折腾了好几趟小摩的,才花高价坐上了一辆黑中巴,座位凑巧和老谢相邻。这种中巴车在去到高速的路口前,往往在市区走走停停,中间还要不停的拉客,直到座位满客。好在是节日期间,从宁波南站出来,人不一会就满了。

    等到车上高速,王一元坐着没事,就摊开报纸看刚买的《南方周末》。老谢也无聊,为打发时间,就借王一元手中的报纸看,接下来两人就报纸上的一些报道,各自说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开始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巧合的是,没想到老谢和王一元都住在上海七宝,一下子无形中拉近了两人的距离,从而多了很多话题。

    车开到中途嘉兴高速服务区休息,王一元和老谢还一起吃了快餐。就这样,将近4个多小时的车程下来,两人竟然惺惺相惜,互相都觉得相见恨晚,于是互相交换了地址电话。等中巴车到上海莘庄,两人下车,又一起打一部出租车,途中老谢在七莘路中间先下。分别时,老谢开玩笑的说道,我们都住在七宝,说不定哪天在路边就可能碰上了。

    今天没成想才几天就还真碰上了。王一元对于自己和老谢的相识,一直到现在都还感觉有太多的偶然,甚至可以说有些奇妙。两个原本看上去完全莫不相干的人,无论年龄,经历,学识,社会生活,所处的地位等等,基本都不在一条道上,但就因为同坐一辆车而产生了交集,两人其实也谈不上说了多少话,却因为互相对眼,进而相互引为知己,超越时空,好像早就在精神的世界里认识相知了很多年。

    王一元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话。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呵呵,五百次回眸才有一次擦肩的可能。王一元自己都不禁自嘲的笑出声来,自己和老谢这忘年的交情,得要有多少个五百啊。

    其实,佛接着说的还有另外一句话,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的回忆。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其实不论爱情,亲情,还是友情,大抵概莫如此。阿弥陀佛,只能说缘分不易。王一元心里想道,可是老谢要找我谈什么事呢?

    晚上打过电话,知道老谢第二天在家,王一元决定去看望老谢。

    地址在七宝的上海交大农学院原来叫上海农学院,并入上海交大后改叫农业与生物学院,只是人们习惯上还是称呼为农学院,或者是交大农学院。老谢一家不住在学校内的教工宿舍区,而是在学校旁边的富丽公寓东区买了商品房,一百二十多平米,三室两厅,很宽敞而且安静。他们有个儿子,正在英国留学。芳姨在沪青平公路机场新村旁边开有一家不小的饭店,专门做宁波象山的海鲜,白天都要在店里料理大小事务,所以平常家里一般就老谢一个人呆着。

    王一元提了一大堆水果敲门。老谢开了门,见到王一元,呵呵笑道,我就是研究水果的,你还给我送水果?王一元顺着口,说道,所以才送你检验检验的。

    随意聊了会儿,老谢正经的说道,小王,这次要你过来,我是这么觉得的。你现在还是年轻,但是学历有些偏低,我们眼光要从长远来看,我倒是建议你再去读一个本科甚至是研究生什么的,这样对你以后在上海的发展肯定会有好处。

    继续学习深造,王一元也一直有这样的想法,只不过是娄底师专毕业这几年来一直囿于杂物杂事,而没有真正去做,耽搁了下来。而今在上海各方面都暂时也算稳定了下来,并且自己一个人也来来去去了无牵挂,他觉得是到了该再一次学习的时候了。

    老谢接着说道,我们楼上住的就是我们学校管理学院的一位教授。我打听过,他们学院正准备开办一个面向社会在职人员的mba研修班,假使通过学校的考试还会发正式文凭的。我建议你直接去报考这个mba研修班,你现在大专毕业,工作也超过了五年,基本条件应该是够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