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1章 大棒加胡萝卜(第1/2页)  上海繁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王丽萍这一星期都是特别的忙。现在因为白天也开始烧窑,产量一下子确实是提上去了接近一倍。

    可是因为在工人的配备上缺乏经验,本来是想着尽量节省的原则,每个岗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根本就没有考虑一下子增产后多余的配备,所以现在好多的杂事,没办法都只能是自己先兼着了。

    张师傅工作日的隔天半个班,还有双休的时间基本都在工厂帮忙。虽然说他经验老到,旁敲侧击或明或暗的提出了很多非常好的建议。王丽萍虽然也听进去了,但是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管理习惯和风格。

    特别是王丽萍在上海呆的时间比较长,在工厂管理的很多方面,自觉不自觉的就有了上海人精打细算的精神,并且早已浸润在了骨子里,在做事的时候经常会很自然的就流淌了出来。

    但是北方的工厂管理方式,相对的就要宽泛和粗糙了许多。特别是对待产品质量和生产,还有在一些细节的管理上,王丽萍更喜欢精益求精,喜欢一竿子管到底。

    这么多的管理细节的要求,对那些北方人做事的习惯来说,不啻就是他们认为的“严苛严责”了。所以这中间有好些工人,因为受不了这种严格的管理而自动离职了。

    但是王丽萍也有一个招数,令工人们恨之又爱。

    她的办法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只要工人能达到工厂的要求,到月底统一结算工钱的时候,就会得到大小不一的红包奖励,且这一部分红包的数字不对外公布,只有拿到红包的人自己知道。

    当然,大致的原则就是活计干得又快又好,破损和残次率越低,得到的红包就越多。奖励的效果很客观和直接,甚至到了工人就因为此而舍不得离开的程度。

    所以说,现在工厂最后留下来的这批工人,不仅个泥厂就很愿意和他们这样的工厂打交道。

    就是这样,陶瓷厂在短短的两三个月内,在业界内让大家刮目相看,算是成就了自己一点点小小的好名声。

    房东老俞来工厂看过好几回,也是很赞许的说道,真没有想到,你们两个年轻人,把一个要死不活的工厂能弄到如今的地步,什么叫效率?竟然让我这个老头子大开眼界,算是涨见识了。

    当然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产能跟不上刘总的需求。但是王丽萍知道,就现在的工厂,产能已经几乎达到天花板。

    如何去想其它的办法来满足刘总这边日益增加的需求,这是王丽萍这一段时间以来一直都在思考的问题。

    她特意去请教过许多行业内的人士,但是包括张师傅在内,都是没有明确的好办法。不过他们也给出有两个建议,要么再找工厂生产,要么放弃现在这个小厂房再去找一个大的地方,只有这两条途径。

    不过王丽萍和李广林两人经过认真思考,都觉得这两种办法不太可行。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再找地方生产的话,新的工厂谁去管理,这就是要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难道把自己和李广林分开?但是这样的话,自己还好说一些,陶瓷制作的前后的工序都有参与,也勉勉强强整个工序都还能管理得过来。

    但是李广林就不一样了,他基本上一直在前端生产和烧窑的环节,其他的方面还是比较欠缺的。

    第二,如果两个工厂都生产一样东西,又有什么好办法做到同步协调?关键是要招聘两批同样的人马来做同一件事情,还要设置两批管理者,怎么计算都会有很大的浪费。

    可是,到底又该怎样再去扩大产能,满足刘总的需求呢?

    王丽萍不止一次郁闷的想道,这个老王,怎么尽是给我们出难题?并且这个人还罕见的自己当起了甩手掌柜,这好像不是他的风格啊?可要不是的话,却怎么也不见他过来帮忙我们的呢?上海繁华更新速度最快。想和更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