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4章 面子是自己挣来的(第1/2页)  上海繁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年初六这一天,又有四个王丽萍的东北老乡加入进来。这样就有了八个人。虽是大冬天,天气寒冷,但每个人都是甩开了膀子干活,厂房清理清扫的速度明显更快了很多。

    李广林他俩一大早就过来工厂。他先车间内各个用电的地方,特别是各个窑炉和机器设备的线路一一逐个仔细检查过。

    接着又把所有的电路,从变压器端开始,特别是进厂的全部线路,全部仔仔细细的梳理一遍,觉得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这才把整个工厂的电给送上。

    今天整理的的重点,还是放在了烤花车间的准备工作上。五号窑炉原来的作用,主要是用来釉烧,如果要是改成烤花的话,窑炉本身还好说,基本上没有多大的问题。

    关键是一些和窑炉配套的东西,比如说贴花的架子,要使用到的工具,还有擦胎的工具,这些都需要重新添置和更改。

    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问题。一是窑材。烤花和素烧,釉烧工艺不一样,烤制的方法也有很大的区别,除了对窑炉的整洁度要求更高,所有里面的窑具,和原来使用的窑具几乎完全不一样。

    二是照明和工作台。烤花之前要先贴花,也就是把印好的花纸通过手工一张张的贴到白瓷的制定位置。这是一个纯手工的活,不仅是要考验贴花人的手巧,要不仅能贴的准,还要能贴的细致。

    这就和贴花工人的工作环境息息相关了。一个良好的工作台和设计合理的照明都是必不可少的。所有的这一些,原来车间都没有,需要重新架设电线和布置工作台面。

    中午张师傅也来到了工厂。对于怎么烤花车间的总体安排和要求,还有架线和工作台的具体做法,提出了相关的设想要求。

    工作台和架设电线不难,李广林对电路和焊接这些技术本就熟悉。他们几个人把电线重新布置一番,然后又直接就找了钢管,临时焊接制作工作台。

    接下来就是准备窑材。可是这时候大过年的,缸窑路上的门面基本上都还关着门,新的一年还没有开张,又上哪儿去买?

    张师傅连续打了好几个电话,最后还是一无所获,回答都是差不多,最快也要等到后天上班才有货好拿。

    王丽萍想了想,还是决定给潮州的肖总打电话,就当是死马权当活马医了,要是他这边也没有的话,就只能是到后天等卖货的地方上班再说了。

    意料之外的是,肖总虽然人在潮州,但听了王丽萍他们的诉求后,他二话没说,说是马上就联系她店里面的小姑娘,让她马上去门面。他还让王丽萍她们先过去,并且还给了她小姑娘的手机号码。

    没想到,这一次还真凑齐了所需要的材料。窑具买回来之后,几个人在张师傅的指点下,对五号窑炉的内部空间进行了相应的改动,让它更适合于烤花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和要求。

    到年初七的下午,整个工厂的车间基本上全部整理完毕。从清理清扫出来的效果看,几乎就是焕然一新,相比于老俞原来的管理,已经开始有了正规工厂的气象。

    特别是烤花的车间,白瓷和花纸已经从代工厂拉了不少回来,经过重新布置和调整,从里到外都透着一股风风火火整装待发的劲气儿。

    至于贴花的工人,经过赵林的联系,明天有两个熟手会过来加班。至于擦胎和装开窑的工人,一下子不好找,好在也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情,也就只王丽萍她俩自己来上阵了。

    帮忙的老乡走了以后,李广林看着车间里的景象,笑了笑,说,明天我们应该可以向老王交差了的吧?

    王丽萍想了想,说道,大李,我再纠正你最后一次。你永远都要记住,我们现在操持的这个陶瓷工厂,不是老王的,我们也不是为了老王在工作。应该说这是老王给我们俩的机会,我们现在其实是在为自己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