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一章 开国典礼(下)(第1/2页)  铁甲骑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王达民坐车内,其实车厢里面已经很挤了,毕竟为了提高防护力,装甲的厚度摆在那里,空间自然就一再缩减。

    王达民的座位前面是三层防弹玻璃,侧面是2层防弹玻璃。不过王达民可不会窝在里面,然后看着外面百姓的失望的脸庞,他办这个典礼本来就是为了让所有人,为华国自豪和对华国未来的认同,如果连这个都不敢直面,那还怎么做未来地球第一国的领袖。

    华中和华北事先已经安排好,各自抽调了500人的参演卫队,卫护在王达民巡视车的两边,同时国情一局二局的人员早已全部出动,混杂在观礼的人群中,负责外围防护和监视。

    其实最靠近警戒线的人群都是经过挑选的,确认没有问题的人。而后面的不敢保证的人被情报局便衣隔离在靠后边点,在更外围还有排排长的卫兵睁大眼盯着。

    所以有想法的“人”,都不会把希望寄托在近身上,但意外是谁也不能防止的,所以车子两边的500人便是王达民发生意外时,隔离和防护的人墙,他们和所有参加军演的人可都是实弹的,只是还没上膛而已。这也是王达民对他的子弟兵的绝对信任,有时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会赢得所有人的心,对王达民给予的信任,部队所有人都是誓死效忠。

    现在王达民的车子出发后,刘刚发出信号,各参演部队都上实弹一发。

    观众席上缓过味的人,开始琢磨着王达民这个冒险举动,可能带来的局面。不少人惊讶发现,现在即便没有了王达民华国的局势也不会立即垮掉,后续也不会更糟,这个新生国家仿佛就是为了扩张而产生的,制度,朝廷结构,军队组成无一不显示其攻击性扩张的原动力。

    当然若是这个胆大狂妄到没边的屠夫,突然遭遇不测,无论如何各国的压力会小许多,至少喘气的时间会多点。

    但是他们很失望,坐着马车跟在后面像是死囚又像是王达民的战利品一样,被带着绕过城市,然后在城门外正式进场,接受百姓的指指点点。

    随后王达民不顾劝阻执意同百姓握手,有几次后面数人甚至看到人群中有些异动,但马上被压制下去,全程有近20里,但有多大103次疑似行刺的动作,后来被确认只有一人是真的,其余都是民众太激动而造成的误会。

    当然了这么长的路王达民也只是象征性的接近了几次民众,其他时间还都是在车中向百姓挥手致谢。

    百姓都很很亢奋,能握到王达民的手自然值得一辈子吹嘘。没握到的就拉着路边的护卫,使劲的握住不放,一个劲的喊华国万岁陛下万岁口号。

    驾驶这第一辆车的人是范延光的一个团长,能从如山的竞争者中夺得这个驾驶员的位子,可想而知他花费努力,不过他这会儿可一点也没有什么激动,他全程都小心翼翼,生怕这车子一个熄火就再也发动不起来,那自己铁定被同僚钉上十字架耻辱柱。

    主要还是铝合金冶炼还不过关,这是全不锈钢的十六缸发动机,缸体可能用不了几次,一旦活塞发热严重咬死,就别想再发动起来。如果在给赵三一点时间,他一定可以做出散热更好,润滑更好的铝合金缸体。但它马上要进纪念馆了,也无所谓了。为了让大部分人都能感受到科技的力量,汽车速度开的不快。任何一个见到的人都可以肯定这车绝对是自己在动而不是有人畜在推。

    见王达民这辆车的华国人,无不对自己华国的先进科技感到自豪,看这是我们国家造的,全世界第一辆也是唯一一辆不用马拉牛推的车!诸如此类的言语,哪怕数百年之后都是百姓说的最多的事。

    整个巡礼行程基本非常顺利,没有任何意外发生,王达民2个小时后回到英雄碑前,下面就是最后的收场了,近1000个牺牲的英灵已经刻在纪念碑上,而王达民最后要做的是在纪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