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5章 任务失败的预感和恐惧(第1/2页)  史上最坑劝学系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停的学习和训练,不止增加记忆,同时还在改变着我们的大脑,从不停歇,直到我们老去。这种改变也不止涉及记忆,还有大脑的其他功能区域!

    孙玉蕾给胡晓北叙述了这样的一个事例:

    莫扎特这是公认的音乐天才,他七岁就举行了大型音乐会,震惊了音乐界,更令人震惊的是,莫扎特在他四岁的时候就能分辨出任何音调,哪怕只是像音乐的音调,比如时钟报时的咚咚声,甚至人打喷嚏的声音。这种能力极为罕见,具备这种完美音高的人只有万分之一。他的这种能力一直被认为“天赋是与生俱来”这一观点的最佳事例。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2014年的时候,rb一位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招募了24个2到6岁的小孩子,给他们进行一年的训练之后,这24个小孩竟然全部具备了完美音高的能力!也就是说经过训练,它们可以获得天才一样的能力!实际上,莫扎特所谓的天赋,很可能也是训练的结果。早在莫扎特四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全职来教他音乐,莫扎特每天接受的音乐训练强度要比那24个小孩还要高……

    胡晓北听完后喃喃道:“这可不是简单的熟能生巧啊!”

    这有些颠覆他的认知了。

    叮!

    “宿主学习有所感悟,获得领悟点+1。”

    叮!

    “任务:书中车马多如簇!请宿主在下一次月考中总分数超过六百,并通过物竞摸底测试,同时积累十个领悟点,劝学系统将为宿主安排丰厚奖励!”

    “目前累计领悟点:1。”

    孙玉蕾正讲在兴头上,推了胡晓北一下:“别溜号,我这儿还有一个故事呢,你听着……”

    伦敦的城市道路极其复杂,gps系统都会市时常陷入混乱,所以如果要游览伦敦,最好的方式就是找出租车。可要在伦敦做一名出租车司机,他必须通过“世界上最难”的测试,如果要通过出租车司机测试,司机就必须经过大量高强度的训练。有研究证明,这些经过高强度训练、通过考试的司机,他们大脑中负责导航功能的海马体部位比此前大了很多,也就是说这些训练改变了大脑的生理……

    胡晓北听完又感叹:“有时候不得不承认,很多充满奇幻色彩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甚至就在自己的身上,而我们却一无所知。”

    孙玉蕾看到同桌震撼的样子,心里很满意:“怎么样?这本书可以吧?”

    胡晓北啪啪啪的用力鼓掌:“可以!简直太可以了!”

    孙玉蕾想了想:“我觉得还是要准备几天,每天写一点稿子,这样不会耽搁时间。”

    胡晓北比了个“ok”的手势。

    他其实很想向同桌借来这本书认真读一读,研究一些书中介绍的“刻意练习”,看看这种方法对自己的学习是否会有所帮助。

    但是这次触发的任务让他有种不详的预感。

    “总分数超过六百”对他来说可能并不太难,一次月考提高二、三十分还在他的能力范围内,但如果加上“通过物竞摸底测试”这一条,就有些艰难了,再算算时间……

    “我滴娘唉!”

    周围没人,胡晓北毫不掩饰脸上的愁苦,仰头长叹一口气,感觉这次任务真是悬了。

    如果我当初没选择物理竞赛,是不是现在会轻松一些?

    是不是系统也不会在一个任务里搞出两个目标?

    胡晓北烦躁了,他感觉自己一直都在尽全力,可系统不声不响的给他来了个“双任务”,让他根本不知道该如何“规划”了。

    “可能要完不成任务了……”

    胡晓北有了这种预感后,心里突然沉了一下,脑袋一瞬间的空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