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3章 解决烦躁,从出门开始(第1/2页)  史上最坑劝学系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家都以为胖子的生日是这个11月平静生活中唯一的波澜,但是紧接着就发生了一件轰动全校的事。

    次日,上午的时候还是一切如常,但是到了下午,15班的某些同学就发现隔壁6班一些同学经常聚在一起小声嘀咕着什么东西。

    女生说悄悄话似乎还算正常,但是几个大老爷们说什么悄悄话?!

    反常!

    很反常!

    到了下午,一些消息灵通的同学终于打听到了一些消息:一位6班的插班复读生,昨天夜里吃药自杀,幸好被父母及时发现,送到医院救回了性命。

    复读生自杀未遂。

    这条消息在放学之前几乎传遍了整个校园。

    最后两节课间,15班里的几个消息灵通人士,也开始为大家详细解读这次事件的始末。

    无非就是压力过大,长期抑郁之下产生了自杀倾向,恰好手里有安眠药,就一口气都吃掉了。

    这种事情平时听着只感觉新奇,但如果是发生在身边的某个人身上,就让人心里感觉惴惴的。

    同样是复读生,15班的两位复读生,很快就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尤其是一位叫马玉堂的复读生。他和那位试图自杀的男生是曾经的同班同学。

    大家除了八卦和好奇的心态,也对这两位复读生的心理健康表示出了极大的关心。

    这也让两人哭笑不得。

    两位复读生不得不反复表示:虽然我们压力不小,但是还不至于到那种承受不住的程度。

    关于同学们关心的“复读是不是会特别有压力”的问题,马玉堂回答说:“复读当然会有一些额外的压力,但我也知道,你们也不会轻轻松松的度过高三,明年的高考对于大家来说都是一样的挑战,没有谁能彻底放下心里的负担,所以说啊,调整心态特别重要,6班的那位我以前就知道他有失眠的情况,但却没想到他有抑郁症……”

    马玉堂又说:“我觉得啊,大家要是真关心这位同学,咱们就尽量少打听这事儿了,我也有点搞不懂他的家长,可能是情急下考虑不周吧,这样的事情不保密,让他以后还怎么来学校。”

    大家深表赞同,也不再打听讨论那位同学了。

    老耿后来也在门口跟大家说了几句,难得笑呵呵的模样:“这事儿也没什么离奇复杂的情节,知道就行了,别在人家背后嘀嘀咕咕的,正常人都受不了,何况人家本来就抑郁,都打住了啊!”

    虽然打住了,但再怎么说,这件事也确实为紧张的学习生活抹上了一层阴影。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对这件事敏感的,不仅是身处高三的同学们,在家长圈里这件事传得更快。

    家长同志们纷纷表示:

    现在的孩子心理素质太差了。

    一个个都特别脆弱,经不起一点风浪。

    现在的孩子都学傻了。

    ……

    胡晓北回到家后,还听到老胡说:“这些小孩儿都是玻璃心,天天不愁吃不愁喝,就学点东西,结果还得了抑郁症,考不好就想自杀,对得起的父母么?!”

    胡晓北听着就烦,忍不住怼了他一句:“你这天天没事就喝大酒,倒是得不了抑郁症。”

    老胡瞪眼:“嘿!臭小子!”

    今天白天,林子博的一句话让胡晓北印象深刻。

    林子博听完马玉堂的话后,对胡晓北说:“我们就算是把他的事听得多么详细,把他的心里过程了解得多么清楚,我们也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

    “尽管我们每天过着相似的生活,都是两点一线的单调,上同样的课程,面对同样的同学,但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可能完全相同,没有体验过他的经历,就没有资格去评价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