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八十九章 影响(第1/2页)  华娱之星世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007年2月中旬,天穹传媒宣布收购嘉和公司,并且完成私有化。

    原董事长邹汶淮依旧保留一部分嘉和股份股份,并且出任嘉和公司的名誉董事长以及顾问一职。

    杜杨担任嘉和公司总经理,原总经理邹重琰担任公司副总总经理。

    星火——嘉和院线公司完成重组,由张召担任总经理。

    这一连串消息对于圈外人可能也就是看一个红火热闹。

    各大媒体都像是过节一般,天天的娱乐版面上不是有关嘉和公司四十年辉煌历史的回顾,就是不少明星有关此事的发声。

    洪进宝、大哥成、任达桦等人更是纷纷表示未来如果有机会愿意与新嘉和开展合作。

    而且在话里话外不忘记对邹汶淮当年的大力提携表示感谢。

    纵然当年曾经因为利益与邹汶淮之间有过一些恩恩怨怨,也都随着邹汶淮的退休而烟消云散。

    又不是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谁还会对一个八十岁的老爷子一直这么耿耿于怀的。

    乔含章在嘉和公司中保留邹汶淮5%股份的效果开始初步体现。

    留下邹汶淮,首先是对嘉和公司上下起到了极佳的安抚作用。

    一般企业并购的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裁员,还会牵扯一些列内部的派系斗争。

    这些都因为邹汶淮的留下而迎刃而解。

    连邹汶淮这样的大股东都没有被排挤走,其他人自然也就不怎么担心自己的去留问题。

    收购完成以后的几个月内,嘉和公司内部结构调整,和天穹传媒其他子公司之间的资源整合都进行的异常顺利。

    乔含章未来肯定还是要对嘉和公司的人事结构进行一个大调整。

    能者上庸者下,同时安插自己的亲信,这也是应有之义。

    不过这一过程可能会被拉长到几年之中,让嘉和公司之前的员工抵触心理减到最低。

    同时,作为港岛电影的代表人物,邹汶淮在港岛电影界的人脉关系也将会在新嘉和未来几年中的发展计划中发挥重大作用。

    80后港岛艺人中人才寥寥,唯一几个能拿得手的也将因为2008年的艳兆门事件处于半废的状态。

    反倒是50、60、70这几代艺人的影响力犹在,尤其是东南亚地区,刷个脸卖票房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比如乔含章为嘉禾公司安排的新电影计划《单身男女》,几位主角的邀请就很顺利。

    苏州女孩程子欣由大美媛出演,这是自家公司的艺人没什么好说的。

    金融才俊张申然由古天楽出演、建筑师方启宏由吴雁祖出演。

    平平无奇古天楽、颜值一般吴雁祖,这两位可以说是港岛70后演员的代表人物。

    导演找的是杜祺锋,阿杜的能力处理这样的爱情电影还是很轻松的,港岛之中也没有几个人比他更有号召力。

    另外就是在招收电影动作指导、后期制作、电影宣发等各方面人才时,邹汶淮的威望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嘉和公司在九十年代末也是各种流年不利。

    新片场建设计划受人狙击失败,邹汶淮的左膀右臂何贯昌也去世,大哥成闯荡好莱坞离开了嘉和。

    老板邹汶淮也已年迈,再没有当年的雄心壮志,嘉和公司渐渐开始减产,直至2003年彻底停产。

    九十年代中期那几年,嘉和平均年产几十部电影的盛况再也不复存在。

    要知道这样的年产量代表着多少就业机会,很多依靠电影为生、怀揣电影梦想的底层工作人员没有了打工的地方,只好纷纷转行以谋生路。

    原影业龙头嘉和复产,对于不少依旧在港岛坚持的底层工作人员而言是一个好的不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