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七十一章 《新闻联播》的影响力(第1/2页)  华娱之星世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你要说一年里面哪个电视节目的观看人数最多,恐怕有不少人会脱口而出——春节联欢晚会。

    那么在中国还有什么节目可以和巅峰时期的春晚在收视人数上一较高低?

    我想答案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每晚固定在19:00播出的《新闻联播》。

    自1978年1月1日首次播出起,《新闻联播》就是中华大地上每天固定收看人数最多的节目。

    在这里多说一句,《新闻联播》的第一任主持人就是赵中翔老师。

    就是那个主持了《动物世界》的赵中翔,并且还留下了那句经典的台词“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又到了交*配的季节!公海龟趴在了母海龟的身上,发出了酣畅的声音!!!”

    此后的几十年间,《新闻联播》也一直起到了一个将国家的大政方针、民生大事、国外要闻等各类新闻传播开来的作用。

    官员看《新闻联播》,是因为《新闻联播》播放内容的政策指向性很强,对于官员的领会上级精神、具体施政有所帮助。

    企业家看《新闻联播》,也是因为《新闻联播》对国家政策的第一手传递,在中国的体制内,官方透漏的一点信息都可能影响会到企业投资的最终结果。

    平头老百姓也看《新闻联播》,他们主要是关注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政策变化。

    得益于这方面的影响力,虽然《新闻联播》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是观看的人数一直都是所有节目中最多的。

    全国统计一下,观看人数怎么也有个几亿人。

    有了这样庞大的收视人群,自然也就拥有了极佳的经济效益。

    标王广告就是《新闻联播》经济效益的最典型案例。

    现在看起来《集结号》可能也会是借《新闻联播》成功营销的又一经典案例。

    在12月2日的报道《集结号》的那期《新闻联播》播出以后,很多中老年观众也纷纷走进了电影院,这些人也是《新闻联播》的主要收视人群。

    到底是怎样的一部电影,才能让《新闻联播》给出了这样的评价:《集结号》这部电影告诉人们每一个牺牲都是永垂不朽的,不经过血与火的洗礼,不经过牺牲,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他们又怎么能不进电影院去一看究竟呢!

    乔含章之前的动作电影风格本来就比较适合年轻人观看。

    像胡戈、鄧朝等人的粉丝也都集中在年轻人当中。

    因此,《集结号》之前虽然整出了“百位老兵观影”活动这样的新闻,但是前来观看的观众还是30岁以下这个年龄段的居多。

    中老年观众走进电影院的效果就很直观的体现在《集结号》第二天的票房之上。

    12月3日,《集结号》的单日票房再创新高,刷下了3361万。

    首周末三天,《集结号》的累计票房就超过了8000万。

    这个数字也从《无极》的手中夺走了国产电影首周末票房纪录。

    陈恺哥的《无极》虽然被人喷得很惨,但是上映初期还是拿到了不少华语电影影史纪录的。

    也就是后来的口碑太差,要不然打破《英雄》的2.5亿的总票房纪录也是有可能的。

    现在看起来,轮到《集结号》开始向《英雄》的纪录发起了新一轮的冲锋。

    超高的票房,良好的口碑,还有《新闻联播》报道的影响力余波。

    三者的共同作用下,越来越多的观众选择进入电影院观看《集结号》。

    12月4日,星期一,《集结号》的单日票房是2151万,36%的跌幅已经和优于其他电影的表现了。

    其他电影的单日票房总和才不到4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