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三十五章 回京之后(第1/2页)  华娱之星世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从江右省回到帝都的乔含章稍事休息之后,就把他一半的精力放在处理《集结号》的后期制作上,重点就是电影剪辑工作。

    这一次的剪辑工作,他并没有让之前合作过多次的师姐周影来负责。

    周影的剪辑技术没话说,和乔含章在之前的多次合作也算得上十分愉快。

    但是让一个女性剪辑师来剪辑一部战争大片,想想都觉得不靠谱。

    这不是周影在技术上有问题,而是女性纯粹的不太适合而已。

    一个女剪辑师还是很难把握战争片的剪辑节奏的。

    对着国内知名剪辑师的名单,星汉灿烂的工作人员一个一个的去电话联系。

    冯钢炮那版《集结号》的剪辑师刘渺渺没有时间,他最近正在给冯钢炮忙活他的古装史诗大作《夜宴》。

    估计等他抽出时间来,黄花菜都凉透了。

    倒是之前和老谋子合作过《十面埋伏》的剪辑师程珑最近比较有时间。

    程珑也是从业十多年的资深剪辑师,曾经赴美国费城天普大学学习电影制作艺术硕士课程。

    毕业后曾在美国广播公司等机构工作。

    回国之后,担任数部电影与电视节目的剪辑。

    1998年以一部《红色恋人》拿下了第1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最佳剪辑奖。

    还凭借《十面埋伏》提名过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剪辑奖。

    剪辑的风格还是比较合适《集结号》战争场面较多的电影。

    正好程珑最近手头上没有什么工作,乔含章和他电话沟通以后,就欣然接受了《集结号》的剪辑工作。

    乔含章四月、五月中有一多半的时间就是在剪辑室中与程珑一起协商整体意图、整理拍摄素材,然后真动手剪辑。

    一个半月的时间,乔含章和程珑一起反复的观看剪辑素材,研究设计剪辑方案。

    确保剪辑出来的成品中场景切换衔接流畅自然。

    同时还要保证剧情的时长能够合理分配。

    纸上剪辑、初剪、精剪,这么一套流程下来,每天的工作枯燥而又乏味。

    五月底,《集结号》的精剪版本最终敲定。

    依照乔含章的意思,电影的时长压缩再压缩,最终控制在141分钟。

    再算上电影的片头和片尾,整部电影怎么也要145分钟才能放映完毕。

    但是这已经是把时长压缩到了极限,再继续剪下去就会对电影的剧情内容造成影响。

    《集结号》这部电影,乔含章投注了这么大的精力,绝不希望因为电影时长的问题影响到成片质量。

    至于对电影票房的影响,已经顾忌不到了。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经济账。

    一部时长两个半小时的电影,天生就要比时长两个小时甚至是一个半小时的电影处于劣势。

    一家电影的影厅中放映一部两个半小时的电影,大约就是最多一天五遍的放映次数。

    同样的时间,一部两个小时的电影能放映六遍,一部一个半小时的电影能放映七遍。

    这就相当于在一个月时间里,《集结号》会比后面两种情况要少放映五天和八天。

    这样的时间差距会最终反映到票房收入上。

    放映场次多,自然就意味着票房会更高。

    这也是商业电影普遍都把时间控制在一个半小时左右,绝不超过两个小时的原因。

    而且放映时间一长,还容易面对另一个问题。

    可乐或者矿泉水喝多了的观众,可能会在观看过程中人有三急。

    时不时的就有观众去厕所方便,让人还以为你的电影全程都是尿点呢!

    其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