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千六十三章 自私自利(第1/3页)  天唐锦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尉迟恭之所以放弃东宫而选择晋王绝非脑袋一热便下了决断争储夺嫡历来都是最为凶险之事收获很大风险更大攸关自身性命以及整个家族的兴衰荣辱岂能简单的因为害怕太子上位之后有可能打压便摒弃之前的依附从而改弦更张?
    毋庸置疑李二陛下对于大唐帝国之掌控绝对是历来帝王当中最高明的那一波只要李二陛下还有一口气在没人敢阴奉阳违心怀不臣即便是权柄赫赫、威望绝伦如长孙无忌不还是确认陛下死讯之后才敢兴兵犯谏?
    当然李二陛下之所以用诈死之策迷惑长孙无忌促使其消除忌惮悍然起兵这背后必然有着什么不为人知之秘辛……
    但无论如何尉迟恭都认为其中必然是李二陛下占据主导否则单凭长孙无忌如何能威胁陛下性命?
    李二陛下生前属意于晋王接任储位便绝无可能仅仅只在口头上支持必然背地里给予晋王巨大之帮助使其有能力面对东宫的威压。
    需知在历经关陇兵变之后东宫所属之军队在战火之中取得一场巨大胜利使其战力、士气皆攀升至一个全新的高度放眼关中哪一支军队在面对东宫六率、右屯卫的时候敢言必胜?
    李二陛下先将东宫六率调出京城又虢夺房俊右屯卫大将军之职改以李道宗统领右屯卫这便等同卸掉了东宫的两条臂膀。
    再有刚刚在门口引领自己的王瘦石那可是李二陛下暗中死士部队的头领虽然此前关陇兵变之时这支死士部队遭受“百骑司”与京兆府的强力打击损失惨重但绝不可能彻底覆灭总还是会有一些隐藏更深的力量留待晋王所用……
    再加上山东、江南两地门阀入朝之后公然表态支持晋王争储使得晋王在军政两方面的实力尽皆暴涨依然稳稳压过东宫。
    眼下东宫唯一可以凭持的便是所谓的“大义名分”但是遗诏这种东西若说没有自然是没有的可若说有倒也不难……
    最终只看胜负谁看真伪?
    只要晋王夺取最终胜利登基为帝就算他尉迟恭现在于此手术一份陛下“遗诏”事后也会被认定为陛下真迹……
    *****
    武德殿上香烛缭绕殿门外水陆道场虽然依旧乐声阵阵但到了晚间声势略小故而于风雨之中有些缥缈悠乎反倒是比白日里钟鼓齐鸣的《冥道无遮大斋》更增添了几分悲戚氛围……
    大殿后侧的一间净室之内李承乾拖着疼痛难忍的伤腿坐在软垫上慢悠悠的喝着热茶恢复精力。
    在他面前李勣对面而坐李孝恭、房俊分于左右。
    李承乾将茶杯放在案几上揉了揉脸问道:“关中各处十六卫军队可有异动?”
    皇权更迭之际最是凶险难测稍有不慎便是一场巨大灾难轻则兵谏重则谋逆别看朝堂上那些重臣们引经据典名分大义到了最终决定胜负的还得是军队。
    李勣沉声道:“暂且还好绝大部分都保持中立并无明显之倾向除却右侯卫之外也无擅自离营之军队。”
    李承乾微微颔首面色凝重。
    “并无明显之倾向”其实就已经是一种倾向毕竟在无父皇传位诏书的情况下他依然是大唐帝国的储君皇位第一顺位继承人父皇殡天之后十六卫大将军应当立即宣誓效忠既然这些人此刻都隔岸观火立场显而易见。
    形势不容乐观……
    李孝恭道:“鄂国公既然已经入宫为陛下哭灵那就让他暂且留在宫中吧待到后日大殓之后再行出宫。”
    李勣微微蹙眉。
    这是要将尉迟恭软禁在宫内以免其回归军队之后做出什么不利于朝局稳定之事……
    眼下什么是对朝局不稳之事?
    自然是反对太子顺位登基从而拥戴晋王上位……
    只要现在他答允就意味着他已经选择站在太子这一边。
    话说回来李孝恭现在已经打算彻底拥戴太子登基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