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二章 前所未有谓之怪(上)(第2/3页)  战国野心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那些看法外,还有就是调用一下原本用于越人南迁之后抢占淮北权力真空的一些基层干部先来齐地、以及外交方面对鲁赵魏等国影响策应对齐战争的一系列事。

    次日中午,两个师和俘虏们在原地修整,适带着两个建制完整的师直扑几十里外的谷邑。

    这正是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临淄军团的兵力主要来源于临淄城和附近的城市群,而平阴军团的兵力则主要来源于济水一带,平阴军团的覆灭也就意味着这些济水沿岸的城邑都是空城,墨家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未及攻城,平阴大夫在南济水覆灭的消息便已经引起了谷邑贵族的恐慌,贵族们纷纷逃往平阴,义师兵不血刃地占领了谷邑。

    谷地的齐人对于墨家并不是很陌生,多少有些熟悉。

    不在于当年最之战爆发之前,墨家和田氏之间一同对抗越国那段时间的蜜月期间墨家可以在齐地自由讲学、也不止在于齐地本多墨者。

    而在于铁器牛耕堆肥垄作的传播,也在于二十多年来适为玉米取下了“墨玉”的名字——墨家以利天下为宝,世人多以玉为宝,故玉于世人眼中便是宝。此谷可使天下少几分饥馑,正利天下,是故为墨家之宝,故称墨玉。

    至于那些工商业者所常用的独轮墨车、逐渐开始推广的双辕轻便的牛车马车,这些细微处的东西让墨家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学术组织,也让民众更容易拉近和墨家之间的距离。

    多有传闻,墨家义师秋毫无犯,墨家守城不取民之一物、凡借必使主券书之。

    然而听说过没见过,谁也不知道真假。

    贵族们逃亡的事,其实也对普通民众造成了一定的恐慌。

    但义师入城之后,全军就在集市附近的空地搭建帐篷休息,旁边就有民众的薪柴,义师万余人不取分毫,而是派出人去外面砍树。

    此时城市的布局,多是农人进门、出仕者近宫、工商近市的格局。

    就在墨家在集市驻扎的不远处,便有一户人家,以贩薪为业。

    这户人家的男人和墨家本质上没有什么交集,但却经常听到墨家的名号。

    就像是他手中曾使用了许多年的石斧子,在十年前换成了一柄泗上那边出产的、商人贩卖到这里的铁斧子。

    有了这柄铁斧子之后,他又找城中的木匠买了一辆独轮的墨车。

    贩薪是个辛苦活,这人就靠着一担担的薪柴,靠着使不完的力气,把推着的墨车变成了一匹马,然后有了自己的第一辆双辕马车。

    然后再靠着这一辆双辕马车、两个孩子、三把铁斧头,将斧头变成了四把,买了第二头牛,雇佣了一个无地的流佣一起砍柴贩卖。

    不辞辛苦,好容易积攒了一些家当,以为好日子即将来临。

    结果不久后齐侯和赵有摩擦,大儿子和那辆牛车被征调走运送粮草,大儿子死在了外面,牛和车也不知所踪。

    大夫征调的,自然不会给予赔偿,甚至都人来问一句他的丧子之痛。

    这是正常的,数百年都是这样,若是赔偿了或是问询了,那反倒是怪事了。

    之后二儿子为大夫服役修筑庭室,被木头砸断了腿,虽然长好了可是也干不了重活了。

    两个儿子一死一伤,自己却没有被生活击垮,仍旧梦想着有朝一日自己能够再攒出来买第二辆车的钱,再雇佣一个人。

    如今铁锅传入,城中许多商人贵人用薪柴的渐多,正是好时节。

    怀揣着这样的梦想,也幸于自己老了、大儿子死了、小儿子腿断了,这才躲过了这一次对泗上战争的征召,但还是拿出了不少钱私贿负责征召的人。

    原本可能就差两条马腿的钱,结果再一次退回到只能买个马尾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