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零三章 阵整亦恐虚实扰(五)(第2/3页)  战国野心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昭之埃不解道:“墨者守城,缘何昨日夜袭似乎并无墨者?我听闻墨翟有弟子数百,皆是死不旋踵之辈……”

    楚王道:“守城事多,你也曾听闻墨者的规矩极多,城内不稳,规矩既多,便需要多用人以弹压。只怕那些墨者都不能脱身,否则若以墨翟的三百弟子全部出城袭战,一旦不胜,我们再攻城,商丘又如何守?依我看,墨者不会出城。”

    昭之埃似乎还想说点什么,楚王道:“无忧!昨夜出城夜袭之辈,都可驾车冲击,守城墨者连他们都派出步战,可见墨者已然放弃野战,只能等三晋来援,看我等与三晋大战,以便成弭兵会盟。”

    楚王的判断并非没有道理,出城袭战,效果只能是让楚人惊慌不安、影响楚人割麦。

    那些被俘获的宋人也是这样说的,毕竟墨者的计划他们并不知道,但是出城袭扰之前适却告诉这些人目的就是为了袭扰楚人割麦。

    按照楚王看,既然墨者想要袭扰楚人,延缓楚人割麦的人数,那显然墨者只是准备死守到底。

    不能不说这是个好办法,但楚王觉得只可惜被自己的胆略所破。

    他想,若不是昨晚上自己判断准确,只怕墨者的目的还真的就达成了。

    虽说这种夜袭死不了多少人,但是却可以让营地夜夜防备,而且还要调集更多的人守备,以防再出现这样的情况。

    这种情况若是多出现几次,军心就会溃散。

    他越想越是自得,又从那些被俘之人口中得到了不少城内的消息,更加确信墨者真的就是准备死守商丘。

    却不想昨夜不但没有达成目的,反而还给了他扬名收拢士卒之心的机会,内心暗暗得意。

    楚司马见楚王微笑,也道:“看来墨者只善守城,却不善野战,昨夜战果并不广大。”

    楚王摇头道:“非是如此,你没有听那些被俘之人说起?墨者要求出城之后不可擅自冲杀,若是这些人真的遵守规矩,又如何能够被俘?”

    “墨翟有将帅之才,却无用命之士,又能如何?他手下的几百弟子,不敢轻动,一旦轻动又怕城内有变……若昨夜是他的弟子,即便我能料到,只怕赶到之时他们已经撤走。”

    其余贵族近臣纷纷附和,楚王便道:“如此,正好可以与城内事应和。”

    “在晋人援兵到来之前,唯一可以忧虑的,就是墨翟的那些弟子。而正好城内大尹等人欲要举事,正好趁着昨夜事做好。”

    他将计划一说,众人皆赞。

    既然晋人援兵到来之前,唯一可虑的就是那数百墨者,那么便应该让营地更加靠前一些,做出随时准备攻城的样子,不要做出彻底围城的态度。

    只要这样,城头的墨者才会紧张,也就不敢轻易集结出城夜袭,以免夜袭失败楚人攻城。

    同样,城内内应的大尹等人,也需要楚人做出一个攻城的姿态,或者发动一次真正的蚁附攻城,才有机会做成那日密商的那件事,从而破城。

    最后,还可以虚张声势,让城内惊慌,实则可以悄悄派更多的士卒前去割麦。

    昨夜一战,楚王认为城内必然认为自己会有所防备,从而撤回士卒加强守备,自己却偏偏要反其道而行。

    做出要攻城的模样,让墨者随时准备防守,实则抢收冬麦作为军粮。

    即便不是准备单单靠围城逼迫投降,更多的粮食也是必要的。

    想要破城,就只能等到城内大尹等人焚烧粮食,发动政变,但那样的话城内的粮食也就不够。

    若是能够准备足够的粮食,一旦破城,又可以收买宋人之心,又可以彰显自己仁义,以求结好墨者。

    再者,将来三晋兵至也好、三晋兵不至强迫宋人去修榆关城也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